夜宿浮峯次謙之韻 [] 王守仁

日日春山不厭尋,野情原自懶朝簪。 幾家茅屋山村靜,夾岸桃花溪水深。 石路草香隨鹿去,洞門蘿月聽猿吟。 禪堂坐久發清磬,卻笑山僧亦有心。

遊落星寺 [] 王守仁

女媧煉石補天漏,璇璣晝夜無停走。 自從墮卻玉衡星,至今七政迷前後。 渾儀晝夜徒揣摩,敬授人時亦何有? 玉衡墮卻此湖中,眼前誰是補天手。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以方錄 · 二十六 [] 王守仁

問:“孔子曰: ‘回也,非助我者也。’是聖人果以相助望門弟子否?” 先生曰:“亦是實話。此道本無窮盡,問難愈多,則精微愈顯。聖人之言本自周遍,但有問難的人胸中窒礙,聖人被他一難,發揮得愈加精神。若顏

再遊延壽寺次舊韻 [] 王守仁

歷歷溪山記舊蹤,寺僧遙住翠微重。 扁舟曾泛桃花入,歧路心多草樹封。 谷口鳥聲兼伐木,石門煙火出深鬆。 年來百好俱衰薄,獨有幽探興尚濃。

遊通天巖示鄒陳二子 [] 王守仁

鄒陳二子皆好遊,一往通天十日留。 候之來歸久不至,我亦乘興聊尋幽。 巖扉日出雲氣浮,二子晞髮登巖頭。 谷轉始聞人語響,蒼壁杳杳長林秋。 嗒然坐我亦忘去,人生得休且復休。 採芝共約陽明麓,白首無慚黃綺儔

傳習錄 · 捲上 · 門人薛侃錄 · 三十 [] 王守仁

蕭惠好仙、釋。 先生警之曰:“吾亦自幼篤志二氏,自謂既有所得,謂儒者爲不足學。其後居夷三載,見得聖人之學若是其簡易廣大,始自嘆悔錯用了三十年氣力。大抵二氏之學,其妙與聖人只有毫釐之間。汝今所學,乃其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以方錄 · 二十七 [] 王守仁

鄒謙之嘗語德洪曰:“舒國裳曾持一張紙,請先生寫‘拱把之桐梓’一章。先生懸筆爲書,到‘至於身而不知所以養之者’,顧而笑曰:‘國裳讀書,中過狀元,豈誠不知身之所以當養,還須誦此以求警?’一時在侍諸友皆惕然

碧霞池夜坐 [] 王守仁

一雨秋涼入夜新,池邊孤月倍精神。 潛魚水底傳心訣,棲鳥枝頭說道真。 莫謂天機非嗜慾,須知萬物是吾身。 無端禮樂紛紛議,誰與青天掃宿塵?

青原山次黃山谷韻 [] 王守仁

諮觀歷州郡,驅馳倦風埃。 名山特乘暇,林壑盤縈迴。 雲石緣攲徑,夏木深層隈。 仰窮嵐霏際,始睹臺殿開。 衣傳西竺舊,構遺唐宋材。 風松溪溜急,湍響空山哀。 妙香隱玄洞,僧屋懸穹崖。 扳依儼龍象,陟降臨

傳習錄 · 捲上 · 門人薛侃錄 · 三十一 [] 王守仁

劉觀時問:“‘未發之中’是如何?” 先生曰:“汝但戒慎不睹,恐懼不聞,養得此心純是天理,便自然見。” 觀時請略示氣象。 先生曰:“啞子吃苦瓜,與你說不得。你要知此苦,還須你自吃。” 時曰仁在傍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以方錄 · 錢德洪跋 [] 王守仁

嘉靖戊子冬,德洪與王汝中奔師喪,至廣信,訃告同門,約三年收錄遺言。繼後同門各以所記見遺。洪擇其切於問正者,合所私錄,得若干條。居吳時,將與《文錄》並刻矣。適以憂去,未遂。當是時也,四方講學日衆,師門宗

秋聲 [] 王守仁

秋來萬木發天聲,點瑟回琴日夜清。 絕調回隨流水遠,餘音細入晚雲輕。 洗心真已空千古,傾耳誰能辯九成? 徒使清風傳律呂,人間瓦缶正雷鳴。

月夜二首其二 [] 王守仁

舉世困酣睡,而誰偶獨醒? 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驚。 反謂醒者狂,羣起環門爭。 洙泗輟金鐸,濂洛傳微聲。 誰鳴荼毒鼓,聞者皆昏冥。 嗟爾欲奚爲,奔走皆營營? 何當聞此鼓,開爾天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