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 卷中 · 答顧東橋書 · 二 [] 王守仁

來書雲:“但恐立說太高,用功太捷,後生師傅,影響謬誤,未免墜於佛氏明心見性、定慧頓悟之機,無怪聞者見疑。” 區區格、致、誠、正之說,是就學者本心日用事爲間,體究踐履,實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積累在

夜坐 [] 王守仁

獨坐秋庭月色新,乾坤何處更閒人? 高歌度與清風去,幽意自隨流水春。 千聖本無心外訣,《六經》須拂鏡中塵。 卻憐擾擾周公夢,未及惺惺陋巷貧。

後中秋望月歌 [] 王守仁

一年兩度中秋節,兩度中秋一樣月。 兩度當筵望月人,幾人猶在幾人別? 此後望月幾中秋,此會中人知在否? 當筵莫惜慇勤望,我已衰年半白頭。

傳習錄 · 卷中 · 答顧東橋書 · 三 [] 王守仁

來書雲:“所喻知行並進,不宜分別前後,即《中庸》‘尊德性而道問學’之功,交養互發,內外本末一以貫之之道。然工夫次第,不能無先後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湯乃飲,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見是物,先有是事。此

登香爐峯次蘿石韻 [] 王守仁

曾從爐鼎躡天風,下數天南百二峯。 勝事縱爲多病阻,幽懷還與故人同。 旌旗影動星辰北,鼓角聲回滄海東。 世故茫茫渾未定,且乘溪月放歸蓬。

書扇示正憲 [] 王守仁

汝自冬春來,頗解學文義。 吾心豈不喜,顧此枝葉事。 如樹不植根,暫榮終必瘁。 植根可如何,願汝且立志。

傳習錄 · 卷中 · 答顧東橋書 · 四 [] 王守仁

來書雲:“真知即所以爲行,不行不足謂之知,此爲學者吃緊立教,俾務躬行則可。若真謂行即是知,恐其專求本心,遂遺物理,必有暗而不達之處,抑豈聖門知行並進之成法哉?”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

觀從吾登爐峯絕頂戲贈 [] 王守仁

道人不奈登山癖,日暮猶思絕棧雲。 巖底獨行窩虎穴,峯頭清嘯亂猿羣。 清溪月出時尋寺,歸棹城隅夜款門。 可笑中郎無好興,獨留鬆院坐黃昏。

送蕭子雍憲副之任 [] 王守仁

衰疾悟止足,閒居便靜修。 採芝深谷底,考槃南澗頭。 之子亦早見,枉帆經舊丘。 幽尋意始結,公期已先遒。 星途觸來暑,拯焚能自由。 黃鵠一高舉,剛風翼難收。 懷茲戀丘隴,回顧未忘憂。 往志局千里,豈伊枋

傳習錄 · 卷中 · 答顧東橋書 · 五 [] 王守仁

來書雲:“所釋《大學》古本,謂致其本體之知,此固孟子盡心之旨,朱子亦以虛靈知覺爲此心之量。然‘盡心’由於‘知性’,‘致知’在於‘格物’。” “盡心由於知性,致知在於格物”,此語然矣。然而推本吾子之意

山中漫興 [] 王守仁

清晨急雨度林扉,餘滴煙梢尚溼衣。 雨水霞明桃亂吐,沿溪風暖藥初肥。 物情到底能容懶,世事從前頓覺非。 自擬春光還自領,好誰歌詠月中歸。

中秋 [] 王守仁

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 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髮相侵尋。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傳習錄 · 卷中 · 答顧東橋書 · 六 [] 王守仁

來書雲:“聞語學者,乃謂‘即物窮理’之說亦是玩物喪志,又取其‘厭繁就約’‘涵養本原’數說標示學者,指爲晚年定論,此亦恐非。” 朱子所謂“格物”雲者,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即物窮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

挽潘南山 [] 王守仁

聖學宮牆亦久荒,如公精力可升堂。 若爲千古經綸手,只作終年著述忙。 末俗澆漓風益下,平生辛苦意難忘。 西風一夜山陽笛,吹盡南岡落木霜。

秋日飲月岩新構別王侍禦 [] 王守仁

湖山久繫念,塊處限形跡。 遙望一水間,十年靡由即。 軍旅起衰廢,驅馳豈遑息。 前旌道回岡,取捷上畸側。 新構鬱層椒,石門轉深寂。 是時霜始降,風悽羣卉拆。 壑靜響江聲,窗虛函海色。 夕陰下西岑,涼月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