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寺六首其四 [] 王守仁

僧屋煙霏外,山深絕世譁。 茶分龍井水,飯帶石田砂。 香細雲嵐雜,窗高峯影遮。 林棲無一事,終日弄丹霞。

江上望九華山二首 [] 王守仁

窮探雖得盡幽奇,山勢須從遠望知。 幾朵芙蓉開碧落,九天屏嶂列旌麾。 高同華嶽應天忝,名亞匡廬卻稍卑。 信是謫仙還具眼,九華題後竟難移。

滁陽別諸友 [] 王守仁

滁之水,入江流,江潮日復來滁州。相思若潮水,來往何時休。 空相思,亦何益。欲慰相思情,不如崇令德。掘地見泉水,隨處無弗得。 何必驅馳爲,千里遠相即。君不見堯羹與舜牆,又不見孔與蹠,對面不相識。 逆旅主

傳習錄 · 捲上 · 門人陸澄錄 · 八十 [] 王守仁

問:“延平雲:‘當理而無私心。’當理與無私心如何分別?” 先生曰:“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若析心與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問:“釋氏於世間一切情慾之私,都不染着,似無私心;但外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省曾錄 · 六十五 [] 王守仁

薛尚謙、鄒謙之、馬子莘、王汝止侍坐,因嘆先生自徵寧藩已來,天下謗議益衆,請各言其故。有言先生功業勢位日隆,天下忌之者日衆;有言先生之學日明,故爲宋儒爭是非者亦日博;有言先生自南都以後,同志信從者日衆,

化城寺六首其四 [] 王守仁

突兀開穹閣,氤氳散曉鍾。 飯遺黃稻粒,花發五釵鬆。 金骨藏靈塔,神光照遠峯。 微茫竟何是,老衲話遺蹤。

書九江行臺壁 [] 王守仁

九華真實是奇觀,更是廬山亦耐看。 幽勝未窮三日興,風塵已覺再來難。 眼餘五老晴光碧,衣染天池積翠寒。 卻怪寺僧能好事,直來城市索詩刊。

守文弟歸省攜其手歌以別之 [] 王守仁

爾來我心喜,爾去我心悲。 不爲倚門念,吾寧舍爾歸? 長途正炎暑,爾行慎興居。 涼茗勿頻啜,節食但無飢。 勿出船旁立,忽登岸上嬉。 收心每澄坐,適意時觀書。 申洪皆冥頑,不足長嗔笞。 見人勿多說,慎默真

傳習錄 · 捲上 · 門人薛侃錄 · 一 [] 王守仁

侃問:“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說閒話,管閒事?” 先生曰:“初學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於工夫上又發病。”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省曾錄 · 六十六 [] 王守仁

先生鍛鍊人處,一言之下,感人最深。 一日,王汝止出遊歸,先生問曰:“遊何見?” 對曰:“見滿街都是聖人。” 先生曰:“你看滿街人是聖人,滿街人到看你是聖人在。” 又一日,董蘿石出遊而歸。 見

化城寺六首其四 [] 王守仁

化城高住萬山深,樓閣憑空上界侵。 天外清秋度明月,人間微雨結浮陰。 鉢龍降處雲生座,巖虎歸時風滿林。 最愛山僧能好事,夜堂燈火伴孤吟。

繁昌道中阻風二首 [] 王守仁

阻風夜泊柳邊亭,懶夢還鄉午未醒。 臥穩從教波浪惡,地深長是水雲冥。 入林沽酒村童引,隔水放歌漁父聽。 頗覺看山緣獨在,蓬窗剛對一峯青。

遊牛首山 [] 王守仁

春尋指天闕,煙霞眇何許。 雙峯久相違,千巖來舊主。 浮雲刺中天,飛閣凌風雨。 探秀澗阿入,蘿陰息筐筥。 滅跡避塵纓,清朝入深沮。 風磴仰捫歷,淙壑屢窺俯。 梯雲躋石閣,下榻得吾所。 釋子上方候,鳴鐘出

傳習錄 · 捲上 · 門人薛侃錄 · 二 [] 王守仁

侃問:“專涵養而不務講求,將認欲作理,則如之何?” 先生曰:“人須是知學,講求亦只是涵養,不講求只是涵養之志不切。” 曰:“何謂知學?” 曰:“且道爲何而學?學個甚?” 曰:“嘗聞先生教,學是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省曾錄 · 六十七 [] 王守仁

癸未春,鄒謙之來越問學,居數日,先生送別於浮峯。是夕與希淵諸友移舟宿延壽寺。秉燭夜坐,先生慨悵不已。 曰:“江濤煙柳,故人倏在百里外矣!” 一友問曰:“先生何念謙之之深也?” 先生曰:“曾子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