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 頓漸 · 第三節 [] 慧能

有一童子,名神會,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來參禮。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遠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會曰:“以無住爲本,是即是主。”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

六祖壇經 · 護法 · 第一節 [] 慧能

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雲:“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萬機之暇,每究一乘。二師推讓雲:‘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請迎,願師慈念,速赴上京。”師上表辭疾,願

六祖壇經 · 付囑 · 第一節 [] 慧能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爲一方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

六祖壇經 · 付囑 · 第二節 [] 慧能

“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執空之人有謗經,直言不用文字。既雲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

六祖壇經 · 付囑 · 第三節 [] 慧能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衆曰:“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爲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教汝。”法海等聞,悉皆涕

六祖壇經 · 付囑 · 第四節 [] 慧能

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衆哀留甚堅。師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衆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六祖壇經 · 付囑 · 第五節 [] 慧能

大師先天二年癸丑歲,八月初三日,於國恩寺齋罷,謂諸徒衆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師言:“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衆生,即是佛性。若不識衆生,萬劫覓

六祖壇經 · 付囑 · 第六節 [] 慧能

師入塔後,至開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聞塔中如拽鐵索聲,衆僧驚起。見一孝子從塔中帝釋獻衣走出,尋見師頸有傷,具以賊事聞於州縣。縣令楊侃,刺史柳無忝,得牒切加擒捉。五日,於石角村捕得賊人,送韶州鞫

付法頌 [] 慧能

心地含情種,法雨即花生。 自悟花情種,菩提果自成。

無相頌 [] 慧能

愚人修福不修道,謂言修福而是道。 佈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若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元在。 若解向心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若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之人能自觀,即與悟人同一類

自性真佛解脫頌 [] 慧能

真如淨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真魔。 邪見之人魔在舍,正見知人魔則過。 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 正見忽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 化身報身及法身,三身元本是一身。 若向身中覓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

修行頌 [] 慧能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 惟傳頓教法,出世破邪宗。 教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 若學頓教法,愚人不可悉。 說即須萬般,合離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惠日。 邪來因煩惱,正來煩惱除。 邪正悉不用,清淨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