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局蹐何不辰,垂老乃爲斷髮民!披髮欲向中華去,海天水黑波粼粼。
天爲穹廬海爲壑,桃源路絕秦中秦。況是中華亦久變,發短更甚胡中人。
吳繩雖約難爲綸,且留尺寸來反脣,國人姍笑倭人瞋。
我生於世一微塵,我
靈隱寺邊觀海亭,南峯登後北峯登。
六橋煙柳三潭月,消受湖山得未曾?
不歐、不亞亦不倭,我發雖短未媕婀。我頭不與人同科,可屈、可伸奈我何!
垂垂漸覺成盤螺,有如玉山長嘉禾。不似童山空峨峨。
隨俗不隨鄉人儺,老子頭顱聊自摩。任人訕笑語言訛,閉門縮頸甘藏窩。
道逢獰吏掩而過
湖上依然似畫圖,冬青樹冷六陵蕪。
孤臣長佔棲霞嶺,宋代湖山半畝無!
我家傍海隅,常聞風濤作。
去山二十里,不見青山壑。
有時見山容,足已涉城郭。
此行向中華,萬山將籠絡。
不圖臺北路,羣峯先崿崿。
有如赴汪洋,河伯先海若。
路出香山間,海山俱寥廓。
四水望西流,連山自
西泠橋畔帶垂楊,亭子孤墳送夕陽。
虎阜真娘此蘇小,蘇、杭真個美人鄉。
風雨四山來,山外開曙色。
潮聲吼如雷,海上猶深黑。
雨止風怒號,風鳴雨淅淅。
開門望曙光,巨燈懸竿側。
電氣逼人青,林煙散天碧。
我爲候船來,望之心怵惕!
賴有賢主人,珍重慰羈□。
遠客夜不眠,毫光明
吳、越、燕、齊、楚、豫山,一時看盡好山還。
更從渤海來東海,閩嶠千峯四顧間。
將老再行邁,竟作萬里遊。此意同矍鑠,恨無勳業酬!
棲棲入□山,遠與禽向儔。向禽亦何易,蹤跡巢、許侔。
堯、舜今已沒,洪水自東流。我爲乘桴客,翻向陸中浮。
陸中誠阻艱,尚有桃源留。滄海淺更涸,巨魚日吞舟
華夏清遊劇半年,老懷負卻好江天。
秦淮河上、西湖裏,不喚笙歌載酒船。
飆輪發出東瀛東,臺灣水與吳淞通。五嶽三山禽慶志,五湖四海范蠡風。
久閉島上如樊籠,山水瑟瑟無歡悰。有樹髡比湘君赭,有石血見秦鞭紅。
欲向方壺覓員嶠,奈無黃平、乏赤松。放棹滄溟遊萬里,此行或遇東王公。
新政言難罄,聊爲舉一隅。
豈能魚漏網,長覺雉離罦。
天地空亭毒,江山等棄繻。
閭閻虛蓋藏,郊邑伏萑苻。
律例繁兼猛,生謀有若無。
千方圖悉索,百末責均輸。
抑勒將刑迫,吹求藉勢驅。
削朘吞弱肉,徵榷盡
水莫如呂梁,山莫若太行。兼二妙之山水,吾今果見諸馬當。
馬當峯拂高隼天,馬當江蓄神龍淵。龍騰水怒火輪?,峯峯壁立雲濤連。
亙古屹立大江邊,長江鎖鑰生寒煙。一磯、一磯擁水圓,一落千尋地軸穿。
洶漭江流供
俊味來滄海,腥風近黑洋。
烏頭饞客啖,魚尾酒人嘗。
煮濩宜同蒜,烹調不待薌。
青鱗殘似貝,白肉潤於霜。
山澤輕鵝鴨,江湖薄鱮魴。
鯉同金膾好,鱸想玉冰涼。
比目嫌消瘦,生胎美抱黃。
伊時方魻鰈,無數共
背後負青山,當面對平筱。雖盤廬山底,仍出衆山表。
隱隱蒼碧間,禪房出樹杪。古寺號「棲賢」,臨流見幽窈。
澗水天上來,轉覺瞿塘小。蘇公擬三峽,三峽誰多少!
陰沈至淵潭,神龍起昏曉。寺前五老峯,遠遠聞啼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