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登龍山 [] 張九齡

郡庭常窘束,涼野求昭曠。 楚客凜秋時,桓公舊臺上。 清明風日好,歷落江山望。 極遠何蕭條,中留坐惆悵。 東彌夏首闊,西拒荊門壯。 夷險雖異時,古今豈殊狀。 先賢杳不接,故老猶可訪。 投吊傷昔人,揮斤感

登郡城南樓 [] 張九齡

閉閣幸無事,登樓聊永日。 雲霞千里開,洲渚萬形出。 澹澹澄江漫,飛飛度鳥疾。 邑人半艫艦,津樹多楓橘。 感別時已屢,憑眺情非一。 遠懷不我同,孤興與誰悉。 平生本單緒,邂逅承優秩。 謬忝爲邦寄,多慚理

歲初巡屬縣登高安南樓言懷 [] 張九齡

山城本孤峻,憑高結層軒。 江氣偏宜早,林英粲已繁。 餘滋含宿霽,衆妍在朝暾。 拂衣釋簿領,伏檻遺紛喧。 深俯東溪澳,遠延南山樊。 歸雲納前嶺,去鳥投遙村。 目盡有餘意,心惻不可諼。 朅來彭蠡澤,載經敷

登古陽雲臺 [] 張九齡

庭樹日衰颯,風霜未雲已。 駕言遣憂思,乘興求相似。 楚國茲故都,蘭臺有餘址。 傳聞襄王世,仍立巫山祀。 方此全盛時,豈無嬋娟子。 色荒神女至,魂蕩宮觀啓。 蔓草今如積,朝雲爲誰起。

通化門外送別 [] 張九齡

屢別容華改,長愁意緒微。 義將私愛隔,情與故人歸。 薄宦無時賞,勞生有事機。 離魂今夕夢,先繞舊林飛。

與生公尋幽居處 [] 張九齡

同方久厭俗,相與事遐討。 及此雲山去,窅然巖徑好。 疑入武陵源,如逢漢陰老。 清諧欣有得,幽閒歘盈抱。 我本玉階侍,偶訪金仙道。 茲焉求卜築,所過皆神造。 歲晚林始敷,日晏崖方杲。 不種緣嶺竹,豈植臨

送楊道士往天台 [] 張九齡

鬼谷還成道,天台去學仙。 行應松子化,留與世人傳。 此地煙波遠,何時羽駕旋? 當須一把袂,城郭共依然。

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 [] 張九齡

爲郡久無補,越鄉空復深。 苟能秉素節,安用叨華簪。 卻步園畦裏,追吾野逸心。 形骸拘俗吏,光景賴閒林。 內訟誠知止,外言猶匪忱。 成蹊謝李徑,衛足感葵陰。 榮達豈不偉,孤生非所任。 江城何寂歷,秋樹亦

臨泛東湖 [] 張九齡

郡庭日休暇,湖曲邀勝踐。 樂職在中和,靈心挹上善。 乘流坐清曠,舉目眺悠緬。 林與西山重,雲因北風捲。 晶明畫不逮,陰影鏡無辨。 晚秀復芬敷,秋光更遙衍。 萬族紛可佳,一遊豈能展。 羈孤忝邦牧,顧己非

送楊府李功曹 [] 張九齡

平生屬良友,結綬望光輝。 何知人事拙,相與宦情非。 別路穿林盡,征帆際海歸。 居然已多意,況復兩鄉違。

始興南山下有林泉嘗卜居焉荊州臥病有懷此地 [] 張九齡

出處各有在,何者爲陸沈。 幸無迫賤事,聊可祛迷襟。 世路少夷坦,孟門未嶇嶔。 多慚入火術,常惕履冰心。 一跌不自保,萬全焉可尋。 行行念歸路,眇眇惜光陰。 浮生如過隙,先達已吾箴。 敢忘丘山施,亦云年

晨坐齋中偶而成詠 [] 張九齡

寒露潔秋空,遙山紛在矚。 孤頂乍修聳,微雲復相續。 人茲賞地偏,鳥亦愛林旭。 結念憑幽遠,撫躬曷羈束。 仰霄謝逸翰,臨路嗟疲足。 徂歲方暌攜,歸心亟躑躅。 休閒倘有素,豈負南山曲。

送宛句趙少府 [] 張九齡

解巾行作吏,尊酒謝離居。 修竹含清景,華池澹碧虛。 地將幽興愜,人與舊遊疎。 林下紛相送,多逢長者車。

詠史 [] 張九齡

大德始無頗,中智是所是。 居然已不一,況乃務相詭。 小道致泥難,巧言因萋毀。 穰侯或見遲,蘇生得陰揣。 輕既長沙傅,重亦邊郡徙。 勢傾不幸然,跡在胡寧爾。 滄溟所爲大,江漢日來委。 灃水雖復清,魚鱉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