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 · 內篇 · 逍遙遊 [] 莊子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決起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

莊子 · 內篇 · 養生主 [] 莊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隨无涯,殆已;已而爲知者,殆而已矣。爲善无近名,爲惡無近刑。緣督以爲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庖丁爲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

燕歸樑 · 雙燕歸飛繞畫堂 [] 莊子

雙燕歸飛繞畫堂,似留戀虹梁。清風明月好時光,更何況、綺筵張。 雲衫侍女,頻傾壽酒,加意動笙簧。人人心在玉爐香,慶佳會、祝延長。

莊子 · 內篇 · 齊物論·南郭子綦隱機而坐 [] 莊子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

莊子 · 雜篇 · 說劍 [] 莊子

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餘人,好之不厭。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 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說王之意止劍士者,賜之千金。”左右曰:“莊子當能。” 太子乃使人

莊子 · 內篇 · 人間世 [] 莊子

顏回見仲尼,請行。曰:“奚之?”曰:“將之衛。”曰:“奚爲焉?”曰:“回聞衛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回嘗聞之夫子曰:‘治國去之,亂國就之。醫

莊子 · 內篇 · 德充符 [] 莊子

魯有兀者王駘,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 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 仲尼曰:“夫子,聖人也,丘也直

莊子 · 內篇 · 大宗師 [] 莊子

知天之所爲,知人之所爲者,至矣!知天之所爲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爲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雖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

莊子 · 內篇 · 應帝王 [] 莊子

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爲馬,一以己爲牛。

莊子 · 外篇 · 駢拇 [] 莊子

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駢於足者,連无用之肉也;枝於手者,樹无用之指也;多方駢枝於五藏之情者,淫僻於仁義之行,而

莊子 · 襍篇 · 庚桑楚 [] 莊子

老耼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耼之道,以北居畏壘之山,其臣之畫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遠之;擁腫之與居,鞅掌之爲使。居三年,畏壘大壤。畏壘之民相與言曰:“庚桑子之始來,吾灑然異之。今吾日計之而不足,嵗計

莊子 · 外篇 · 鞦水 · 河伯與北海若 [] 莊子

鞦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訢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爲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麪而眡,不見水耑。於是焉,河伯始鏇其麪目,望洋曏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

莊子 · 雜篇 · 漁父 [] 莊子

孔子游於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鬚眉交白,被髮揄袂,行原以上,距陸而止,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人俱對。 客指孔子曰:“彼

逍遙遊 [] 莊子

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