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在瀼濱,瀼人皆忘情。
今來遊瀼鄉,瀼人見我驚。
我心與瀼人,豈有辱與榮。
瀼人異其心,應爲我冠纓。
昔賢惡如此,所以辭公卿。
貧窮老鄉里,自休還力耕。
況曾經逆亂,日厭聞戰爭。
尤愛一溪水,而能存
道州城西百餘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欹嵌盤曲,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則宜逸民退士之所遊處;在人間,則可爲都邑之勝境,靜者之
漫遊樊水陰,忽見舊部曲。
尚言軍中好,猶望有所屬。
故令爭者心,至死終不足。
與之一杯酒,喻使燒戎服。
兵興向十年,所見堪嘆哭。
相逢是遺人,當合識榮辱。
勸汝學全生,隨我畬退谷。
無爲洞口春水滿,無爲洞傍春雲白。
愛此踟躕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
洞傍山僧皆學禪,無求無慾亦忘年。
欲問其心不能問,我到山中得無悶。
九疑山深幾千裏,峯谷崎嶇人不到。
山中舊有仙姥家,十里飛泉繞丹竈。
如今道士三四人,茹芝鍊玉學輕身。
霓裳羽蓋傍臨壑,飄颻似欲來雲鶴。
長松萬株繞茅舍,怪石寒泉近巖下。
老翁八十猶能行,將領兒孫行拾稼。
吾羨老翁居處幽,吾愛老翁無所求。
時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陷洛陽,明年陷長安。天子幸蜀,太子即位於靈武。明年,皇帝移軍鳳翔,其年復兩京。上皇還京師。於戲!前代帝王有盛德大業者,必見於歌頌。若令歌頌大業,刻之金石,非老於文學,其誰宜爲?頌曰:
長鬆亭亭滿四山,山間乳竇流清泉。
洄溪正在此山裏,乳水鬆膏常灌田。
鬆膏乳水田肥良,稻苗如蒲米粒長。
糜色如珈玉液酒,酒熟猶聞鬆節香。
溪邊老翁年幾許,長男頭白孫嫁女。
問言只食松田米,無藥無方向人語
扁舟欲到瀧口湍,春水湍瀧上水難。
投竿來泊丹崖下,得與崖翁盡一歡。
丹崖之亭當石顛,破竹半山引寒泉。
泉流掩映在木杪,有若白鳥飛林間。
往往隨風作霧雨,溼人巾履滿庭前。
丹崖翁,愛丹崖,棄官幾年崖下家
石宮春雲白,白雲宜蒼苔。
拂雲踐石徑,俗士誰能來。
石宮夏水寒,寒水宜高林。
遠風吹蘿蔓,野客熙清陰。
石宮秋氣清,清氣宜山谷。
落葉逐霜風,幽人愛松竹。
石宮冬日煖,煖日宜溫泉。
晨光靜水霧,逸者猶安眠。
偏存名跡在人間,順俗與時未安閒。來謁大官兼問政,扁舟卻入九疑山。
湘江二月春水平,滿月和風宜夜行。唱橈欲過平陽戍,守吏相呼問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