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桃源行效何判縣鍾作 [] 吳澄

冀州以北健蹄馬,一旦羣嘶廬霍下。 睢陽不遇雙貂公,總是開關迎拜者。 燎原燄燄春復春,不惟捧水惟益薪。 海門浪沸會稽坼,血淚交流草莽臣。 舉手日邊遠與近,不知官守何人問? 仲連未即蹈東海,元亮至今尚東晉

懷黃縣丞 [] 吳澄

丞君丞君天一所,十日不共牀頭語。粵從天紀渙散來,大半英雄化兒女。 舉世張頤啖糞壤,君獨吐之不肯茹。舉世眯目蒙埃塵,君獨去之不肯處。 大鵬垂翅何人憐,神龍失水癡獺侮。當道林林立虎豺,深山處處多蛇鼠。 不

書李伯時九歌圖後 [] 吳澄

李家畫手入神品,楚賢流風清凜凜。誰遣巫陽叫帝閽,爲招江上歸來暾。 音紛紛,音紛紛,柱高辰遠聰不聞,扶桑初瞰海橫雲。 司命播物泥在鈞,洪纖厚薄無齊雲。公無渡,公無渡,衝風起,螭黿怒,夜猿啾啾天欲雨。 天

木蘭花慢 · 三用韻 [] 吳澄

好風流詩老,雙鬢上,雪霜稠。憶少壯歡娛,呼鷹逐兔,走馬飛球。春風斷腸柔唱,拚千金一笑破嬌羞。此日花時意氣,當年夢裏揚州。 客牀百尺臥危樓。往事總悠悠。把湖海人豪,消磨變換,洙泗天遊。應知裂麻司業,爲前

木蘭花慢 · 四用韻 [] 吳澄

看風花煙柳,濃又淡,少還稠。有小巧微蟲,垂天佈網,轉地摶球。衝融一般春意,只啼鶯語燕向人羞。收取塵間樂事,都歸杓裏舒州。 綺筵珍饌醉青樓。光景信悠悠。柰蚋隊蝦羣,空中聚散,水上浮游。誰知太和真趣,本無

木蘭花慢 · 再用韻 [] 吳澄

正羣芳開遍,花簇簇,蕊稠稠。看豔杏夭桃,蒸霞作糝,輥繡成球。天然素肌仙質,對穠妝豔飾似含羞。癡絕京華倦客,貪眷忘卻南州。 傳聞天上玉爲樓。此事付悠悠。且白晝風前,黃昏月下,爛熳同遊。神疑藐姑冰雪,又何

木蘭花慢 · 和楊司業梨花 [] 吳澄

是誰家庭院,寒食後,好花稠。況牆外鞦韆,晝喧風管,夜燦星球。蕭然獨醒騷客,只江蘺汀若當餚羞。冰玉相看一笑,今年三月皇州。 底須歌舞最高樓。興味盡悠悠。有白雪精神,春風顏貌,絕世英遊。從教對花無酒,這雙

水調歌頭 · 次韻寄皮達觀 [] 吳澄

四垂雲晻曖,一夏雨溟濛。千奇百怪驚人,海蜃眩青紅。誰道谷城黃石,混跡長安紫陌,九萬里培風。靜夜欻澄霽,皎月麗天中。 問今年,年幾許,尚童蒙。憨癡自笑,能裨造化竟何功。豈意京華倦客,忽得蓬萊妙唱,流響韻

臨江仙 [] 吳澄

去歲家山重九日,西風短帽蕭疏。如今景物幾曾殊。舒州城下月,未覺此身孤。 勝友二三成草草,只憐有酒無茱。江涵萬象碧霄虛。客星何處是,光彩近辰居。

渡江雲 · 揭浩齋送春 [] 吳澄

名園花正好,嬌紅殢白,百態競春妝。笑痕添酒暈,豐臉凝脂,誰與試釭霜。詩朋酒伴,趁此日、流轉風光。盡夜遊、不妨秉燭,未覺是疏狂。 茫茫。一年一度,爛熳離披,似長江去浪。但要教、啼鶯語燕,不怨盧郎。問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序 [] 吳澄

夫七十二候,呂不韋載於《呂氏春秋》,漢儒入於《禮記·月令》,與六經同傳不朽。後魏載之於歷,欲民皆知,以驗氣序。然其禽獸草木,多出北方,蓋以漢前之儒皆江北者也。故江南老師宿儒,亦難盡識。況陳澔之注,多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立春 [] 吳澄

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東風解凍。凍結於冬,遇春風而解散;不曰春而曰東者,《呂氏春秋》曰:東方屬木,木,火母也。然氣溫,故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雨水 [] 吳澄

雨【去聲】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爲雨水矣。 獺祭魚。獺,一名水狗,賊魚者也。祭魚,取魚以祭天也。所謂豺獺知報本,歲始而魚上游,則獺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驚蟄 [] 吳澄

驚蟄,二月節。《夏小正》曰:正月啓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爲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桃始華【《呂氏春秋》作桃李華】。桃,果名,花色紅,是月始開。 倉庚鳴,庚亦作鶊,黃鸝也。詩所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