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骨碎補 [] 李時珍

釋名 猴姜、猢猻姜、石毛薑、石奄間。 氣味 苦、溫、無毒。 主治 虛氣攻牙,齒痛血出。用骨碎補二兩,銼細,慢火炒黑,研爲末,常以擦齒,有口津,吐出或嚥下均可。 耳鳴耳閉。用骨碎補削作細條,

本草綱目·木部·皂莢 [] 李時珍

釋名 皁角、雞棲子、烏犀、懸刀。 氣味 皂莢:辛、鹹、溫、有小毒。 皁角子:辛、溫、無毒。 皁角刺:辛、溫、無毒。 木皮、根皮:辛、溫、無毒。 主治 皁角子: 腰腳風痛、不能履地。用

難經 · 論脈 · 十八難 [三國] 無名氏

曰: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爲上下部,何謂也? 然: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 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

資治通鑑 · 卷一百一十六 · 晉紀三十八 [] 司馬光

起重光大淵獻,盡閼逢攝提格,凡四年。 安皇帝辛義熙七年(辛亥,公元四一一年) 春,正月,己未,劉裕還建康。 秦廣平公弼有寵於秦王興,爲雍州刺史,鎮安定。姜紀諂附於弼,勸弼結興左右以求入朝。興徵弼爲尚書

將苑 · 卷一 · 智用 [三國] 諸葛亮

夫爲將之道,必順天、因時、依人以立勝也。故天作時不作而人作,是謂逆時;時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謂逆天;天作時作而人不作,是謂逆人。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時,亦不逆人也。

墨子 · 第五十六章 · 備梯 [] 墨子

禽滑釐子事子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給使,不敢問欲。子墨子其哀之,乃管酒塊脯,寄於大山,昧葇坐之,以樵禽子。禽子再拜而嘆。 子墨子曰:“亦何欲乎?”禽子再拜再拜曰:“敢問守道?” 子墨子

從吾道人記 [] 王守仁

海寧董蘿石者,年六十有八矣,以能詩聞江湖間。與其鄉之業詩者十數輩爲詩社,旦夕操紙吟鳴,相與求句字之工,至廢寢食,遺生業。時俗共非笑之,不顧,以爲是天下之至樂矣。 嘉靖甲申春,蘿石來遊會稽,聞陽明子方

周易 · 節卦 [] 姬昌

坎上兌下,亨。苦節,不可貞。 初九,不出戶庭,無咎。 九二,不出門庭,兇。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無咎。 六四,安節。亨。 九五,甘節,吉,往有尚。 上六,苦節,貞兇,悔亡。

與孟尚書書 [] 韓愈

愈白:行官自南回,過吉州,得吾兄二十四日手書數番,忻悚兼至,未審入秋來眠食何似,伏惟萬福! 來示云:有人傳愈近少信奉釋氏,此傳之者妄也。潮州時,有一老僧號大顛,頗聰明,識道理,遠地無可與語者,故自山

集峭篇 · 五一 [] 陳繼儒

人言天不禁人富貴,而禁人清閒,人自不閒耳。若能隨遇而安,不圖將來,不追既往,不蔽目前,何不清閒之有?

維摩詰經 · 觀衆生品第七 [] 釋迦牟尼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觀於衆生?’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衆生爲若此。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焰,如呼聲響,如空中雲,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堅,如電久住,

南康直節堂記 [] 蘇轍

南康太守聽事之東,有堂曰“直節”,朝請大夫徐君望聖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長短鉅細若一,直如引繩,高三尋,而後枝葉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莖;凜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長劍立於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爲

畫網巾先生傳 [] 戴名世

順治二年,既寫江東南,而明唐王即皇帝位於福州。其泉國公鄭芝龍,陰受大清督師滿盈洪承疇旨,棄關撤守備,七閩皆沒,而新令雄發更衣冠,不從者死。於是民以違令者不可勝數,而畫網巾先生事尤奇。 先生者,其姓名

世說新語 · 術解第二十 [南北朝] 劉義慶

荀勖善解音聲,時論謂之闇解。遂調律呂,正雅樂。每至正會,殿庭作樂,自調宮商,無不諧韻。阮咸妙賞,時謂神解。每公會作樂,而心謂之不調。既無一言直勖,意忌之,遂出阮爲始平太守。後有一田父耕於野,得周時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