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 卷中 · 答陸原靜書 · 十一 [] 王守仁

來書雲:“養生以清心寡慾爲要。夫清心寡慾,作聖之功畢矣。然欲寡則心自清,清心非捨棄人事而獨居求靜之謂也。蓋欲使此心純乎天理,而無一毫人慾之私耳。今欲爲此之功,而隨人慾生而克之,則病根常在,未免滅於東而

西湖夢尋 · 卷二 · 西湖西路 · 岣嶁山房 [] 張岱

李茇號岣嶁,武林人,住靈隱韜光山下。造山房數楹,盡駕回溪絕壑之上。溪聲淙淙出閣下,高?插天,古木蓊蔚,人有幽致。山人居此,孑然一身。好詩,與天池徐渭友善。客至,則呼僮駕小肪,蕩槳於西泠斷橋之間,笑詠竟

張子正蒙注卷五至當篇 [] 王夫之

此篇推前篇未盡之旨而徵之於日用,尤爲切近。然皆存神知化之理所一以貫之者,所謂易簡而天下之理得也。篇內言易簡、知幾而歸本於大經之正,學者反而求之於父子君臣之間,以察吾性之所不容已,則天之所以爲天,人之所

紅橋遊記 [] 王士禛

出鎮淮門,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態,竹木蓊鬱,清流映帶。人家多因水爲園亭樹石,溪塘幽竊而明瑟,頗盡四時之美。拏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盡處,有橋宛然,如垂虹下飲於澗;又如麗人靚妝袨服,流照明鏡中,所

盛制帖 [] 米芾

盛制珍藏榮感。日夕爲相識拉出,遂未得前。見寒光之作,固所願也。一兩日面納次。黻頓首。天啓親。

幽夢影 · 卷一 · 八十六 [] 張潮

有地上之山水,有畫上之山水,有夢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邱壑深邃;畫上者,妙在筆墨淋漓;夢中者,妙在景象變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宋書 · 卷六十 · 列傳第二十 · 範泰等 [南北朝] 沈約

範泰,字伯倫,順陽山陰人也。祖汪,晉安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父寧,豫章太守。泰初爲太學博士,衛將軍謝安、驃騎將軍會稽王道子二府參軍。荊州刺史王忱,泰外弟也,請爲天門太守。忱嗜酒,醉輒累旬,及醒,則儼然

左傳 · 桓公 · 桓公七年 [] 左丘明

【經】七年春二月己亥,焚鹹丘。夏,谷伯綏來朝。鄧侯吾離來朝。 【傳】七年春,谷伯、鄧侯來朝。名,賤之也。 夏,盟、向求成於鄭,既而背之。 秋,鄭人、齊人、衛人伐盟、向。王遷盟、向之民於郟。 冬

齊國佐不辱命 [] 左丘明

晉師從齊師,入自丘輿,擊馬陘。 齊侯使賓媚人賂以紀甗、玉磬與地。“不可,則聽客之所爲。” 賓媚人致賂,晉人不可,曰:“必以肖同叔子爲質,而使齊之封內盡東其畝。”對曰:“肖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

陶庵夢憶 · 卷七 · 懸杪亭 [] 張岱

余六歲隨先君子讀書於懸杪亭,記在一峭壁之下,木石撐距,不藉尺土,飛閣虛堂,延駢如櫛。緣崖而上,皆灌木高柯,與檐甃相錯。取杜審言“樹杪玉堂懸”句,名之“懸杪”,度索尋樟,大有奇致。後仲叔廬其崖下,信堪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