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下何纂纂 [南北朝] 蕭綱

垂花临碧涧,结翠依丹巘。 非直入游宫,兼期值灵苑。 落日芳春暮,游人歌吹晚。 弱刺引罗衣,朱实凌还幰。 且欢洛浦词,无羡安期远。

赋咏枣诗 [南北朝] 蕭綱

浮华齐水丽,垂彩郑都奇。 白英纷靡靡,紫实标离离。 风摇羊角树,日映鸡心枝。 谷城逾石蜜,蓬岳表仙仪。 已闻安邑美,永茂玉门垂。

杏園中棗樹 [] 白居易

人言百果中,唯棗凡且鄙。 皮皴似龜手,葉小如鼠耳。 胡爲不自知,生花此園裏。 豈宜遇攀玩,倖免遭傷毀。 二月曲江頭,雜英紅旖旎。 棗亦在其間,如嫫對西子。 東風不擇木,吹喣長未已。 眼看欲合抱,得盡生

賦棗 [] 王安石

種桃昔所傳,種棗予所欲。 在實爲美果,論材又良木。 餘甘入鄰家,尚得饞婦逐。 況餘秋盤中,快啖取饜足。 風包墮朱繒,日顆皺紅玉。 贄享古已然,豳詩自宜錄。 ?懷青齊間,萬樹蔭平陸。 誰雲食之昏,匿知乃

棗花寒 [] 沈遼

山禽哺雛半欲摶,坐想葛帔臨風湍。 數日陰霖復未暢,不知更作棗花寒。

寄棗人行書贈子履學士 [] 歐陽修

秋來紅棗壓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盤。 甘辛楚國赤萍實,磊落韓嫣黃金丸。 聊效詩人投木李,敢期佳句報琅玕。 嗟予久苦相如渴,卻憶冰梨熨齒寒。

和穎叔千歲棗 [] 郭祥正

彼美祗園棗,珍同玉井船。 後期千載熟,今日萬珠圓。 地潤仍依佛,欄深自羃煙。 結花雖最晚,藏核莫如堅。 鴨腳看何小,雞頭美未全。 種來誰共老,服久必成仙。 大食移根遠,番禺記蒂連。 舊名稽藥錄,新賞著

亳州李密學寄御棗一篋 [] 梅堯臣

沛譙有鉅棗,味甘蜜相差。 其赤如君心,其大如王瓜。 嘗貢趨國門,豈及貧儒家。 今見待士意,下異盧仝茶。 食之無厭飫,詠德曾未涯。

烏啄棗 [] 梅堯臣

樹頭陽烏飢啄棗,破紅繞地青蠅老。 青蠅雨溼驚不飛,殘棗入泥人不掃。 西風落盡鳥亦歸,晉客齒黃終懊惱。

遊虎邱二首 [] 顧璘

畫舫疏簾雨,溪門落木秋。 黃花仍對酒,白髮兩登樓。 古井泉香發,荒池劍氣浮。 驅馳吾已懶,誰共老茲邱。

宴守溪相國園亭二首 [] 顧璘

黃閣辭榮早,丹邱託興遙。 蓉池窺海島,芝館踏煙霄。 臥處蒼生望,憂餘素髮飄。 當筵心盡醉,秋爽詎能銷。

寳雞縣 [] 汪廣洋

渭河霜滿水如苔,一縣人家半草萊。 唯有秋風酸棗木,淡烟深鎖鬬雞臺。

棗亭春晚 [] 揭軌

昨日花始開,今日花已滿。 倚樹聽嚶嚶,折花歌纂纂。 美人浩無期,青春忽已晚。 寫盡錦箋長,燒殘紅燭短。 日夕望江南,彩雲天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