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 · 離騷 [] 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

項脊軒志 [] 歸有光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餘稍爲修葺,使不上漏。前闢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

大雅 · 文王 [] 無名氏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聞不已。陳錫哉周,侯文王孫子。 文王孫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顯亦世。 世之不顯,厥猶翼翼。思

史記 · 七十列傳 · 商君列傳 [] 司馬遷

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痤爲中庶子。公叔痤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公

蘭亭集序 []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脩稧事也。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下 · 第二節 [] 孟子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爲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