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仲堅漢臣二子

經春日日臥空廬,門巷蕭條長者車。 一卷時看王湛《易》,數行慵寄子公書。 風光少得如人意,顏面從教與世疏。 聞健不來花下醉,明年花發定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經春:整個春天。
  • 臥空廬:躺在空蕩蕩的屋子裏。
  • 門巷蕭條:家門前的巷子冷清無人。
  • 長者車:指有地位的人的車駕。
  • 王湛《易》:王湛是晉代人,精通《易經》,這裏指《易經》。
  • 慵寄:懶得寄出。
  • 子公書:指朋友的書信。
  • 顏面從教與世疏:容貌因爲懶散而顯得與世隔絕。
  • 聞健:聽說健康。
  • 花下醉:在花下醉酒。

翻譯

整個春天,我日復一日地躺在空蕩蕩的屋子裏,家門前的巷子冷清無人,連有地位的人的車駕也不見蹤影。我偶爾翻看王湛註解的《易經》,懶得寄出給朋友的書信。風光總是難以如人意,我的容貌也因爲懶散而顯得與世隔絕。聽說你健康,卻未來花下共醉,明年花開時,又將是怎樣的光景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孤獨的生活狀態和對友人的思念。詩中「經春日日臥空廬」一句,既表達了時間的流逝,也反映了作者的閒散與寂寞。通過對比「門巷蕭條」與「長者車」,突顯了作者與世隔絕的孤寂。後句中的「慵寄子公書」則透露出對友人的思念,但因懶散而未能表達。最後兩句則帶有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以及對與友人共賞花時的懷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感慨。

段克己

克己,字復之,河東人,世居絳之稷山。幼時與弟成己並以才名,禮部尚書趙秉文識之,目之曰「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裏。金末以進士貢。北渡後,與成己避地龍門山中,餘廿年而卒,人稱爲遁庵先生。泰定間,孫吏部侍郎輔合克己、成己遺文爲《二妙集》,刻之家塾。臨川吳澄爲之序曰:河東二段先生,心廣而識超,氣盛而才雄。其詩如:「冤血流未盡,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戰,何當洗甲兵。」蓋陶之達,杜之憂,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