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八詠錄五赤烏碑

· 唐奎
禎明老檜高百尺,十畝蒼寒浸苔石。 虯枝偃如東向鬆,霜皮慘若西來柏。 金陵王氣當時誇,落日江村啼亂鴉。 璧月滿天清夜靜,玉簫吹落後庭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禎明:吉祥的徵兆。
  • 虯枝:形容樹枝彎曲如龍。
  • 霜皮:指樹皮因寒冷而顯得蒼白。
  • 金陵:南京的古稱。
  • 王氣:指帝王之氣,常用來形容一個地方的繁榮和重要。
  • 璧月:圓月的美稱。
  • 玉簫:簫的美稱,這裏可能指簫聲。
  • 後庭花:一種花,也常用來比喻宮廷中的女子或宮廷生活。

翻譯

吉祥的徵兆下,一棵老檜樹高達百尺,十畝的蒼翠寒意浸透了苔蘚覆蓋的石頭。樹枝彎曲如龍,向東伸展,樹皮蒼白如西來的柏樹。金陵曾誇耀其帝王之氣,如今夕陽下的江村,烏鴉啼叫。滿天圓月在靜謐的夜晚,玉簫聲吹落了後庭的花朵。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老檜樹的高大和蒼涼,以及金陵的變遷,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詩中「禎明老檜」與「金陵王氣」形成對比,前者象徵着長久的生命力,後者則暗示着曾經的輝煌已逝。後兩句以璧月和玉簫爲背景,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哀愁的氛圍,後庭花的吹落更是增添了詩意的悽美。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對過往輝煌的懷念和對時光無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