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八詠錄五赤烏碑

· 唐奎
吳淞江上袁公壘,千年何處尋遺址。 石犀半落江水中,秋老蘆花三十里。 五百馬塵今尚飛,啾啾赤子將安歸? 月明古堞急鼓鼙,孤臣有淚空沾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赤烏碑:赤烏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年號,赤烏碑指的是吳國時期的石碑。
  • 吳淞江:位於今上海市的一條江。
  • 袁公壘:指袁紹在吳淞江邊的軍事堡壘。
  • 石犀:古代用於鎮水的石制犀牛。
  • 秋老蘆花:秋天成熟的蘆花。
  • 五百馬塵:形容軍隊行進時揚起的塵土。
  • 啾啾赤子:指無辜的百姓。
  • 古堞:古代城牆。
  • 鼓鼙:古代軍中樂器,用以激勵士氣。

翻譯

在吳淞江邊,袁公的堡壘,千年之後,遺址何處尋? 石犀半沉江中,秋深蘆花綿延三十里。 五百戰馬揚起的塵土依舊飛揚,無辜的百姓又將何去何從? 月明之夜,古城牆上急促的鼓聲響起,孤獨的臣子淚溼衣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吳淞江邊袁公壘的遺址,以及周邊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蹟。通過「石犀半落江水中」和「秋老蘆花三十里」的描繪,展現了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後兩句則表達了對戰亂中百姓命運的關切和對孤獨臣子的同情,情感深沉,意境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