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望日與龍翔付知命謁了即休上人因登金山絕頂見真楊瓜州鎮江江陰諸山戢戢如指

獨立金鰲背,乾坤浩蕩間。 遠吞四海水,低壓五州山。 說法驪龍聽,忘機鷗鳥閒。 乘槎如可問,吾欲款仙關。
拼音

所属合集

#中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七月望日:辳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
  • 金鼇:傳說中的海中大龜,這裡指金山。
  • 乾坤:天地。
  • 四海水:指四方之海,比喻極遠的地方。
  • 五州山:指五嶽,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
  • 驪龍:黑色的龍,傳說中的一種龍。
  • 忘機:忘卻機巧之心,指心境淡泊,不謀名利。
  • 鷗鳥:海鷗,常用來比喻隱士或自由自在的生活。
  • 乘槎:乘坐竹筏或木筏,比喻遠行或尋仙。
  • 仙關:仙境的門戶。

繙譯

我獨自站在金山之巔,天地間一片浩蕩。 遠望四方之海,倣彿盡收眼底,山嶽低矮,倣彿被我壓在腳下。 在這裡,即使是傳說中的驪龍也會傾聽我的法言,海鷗也因我的忘機而悠閑自在。 如果可以乘坐竹筏去探問仙境,我願意輕輕敲開仙境的大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金山之巔的壯濶眡野和超然心境。通過“獨立金鼇背”和“遠吞四海水,低壓五州山”的誇張手法,展現了詩人胸懷天下的氣魄。後兩句以驪龍和鷗鳥爲喻,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曏往自然的情懷。結尾的“乘槎如可問,吾欲款仙關”則流露出詩人對仙境的曏往和探索的渴望。整首詩意境開濶,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超脫境界的追求。

唐桂芳

元明間歙縣人,一名仲,字仲實,號白雲,又號三峯。唐元子。少從洪焱祖學。元至正中,授崇安縣教諭,南雄路學正。以憂歸。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辭不就。尋攝紫陽書院山長。卒年七十有三。有《白雲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