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闍黎(dū lí):指僧人。
- 蚌持鷸:出自《莊子·外物》,比喻雙方爭鬥,第三者得利。
- 蛇作龍:比喻有才能的人被埋沒。
- 北拱:指星辰環繞北極星,比喻臣子對君主的忠誠。
- 東封:指封禪東嶽泰山,古代帝王表示功成業就的儀式。
- 青雲器:指有遠大前程的人才。
- 景鍾:古代用於紀念功臣的大鐘。
翻譯
古時歙縣有丞相的故里,如今海寧拜祭丈人峯。 不願讓微小的利益導致爭鬥,不讓有奇才的人被埋沒。 萬里星辰都向北環繞,九重宮闕希望東封泰山。 像你這樣的人應該是有着遠大前程的,應該用功名來銘刻在景鐘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歙和海寧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詩中「肯教微利蚌持鷸,不使奇才蛇作龍」一句,既體現了作者對公平正義的追求,也表達了對人才的重視。後兩句則通過星辰和宮闕的意象,寄託了對國家未來的美好祝願。最後兩句則是對有志之士的鼓勵,希望他們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名垂青史。
唐桂芳
元明間歙縣人,一名仲,字仲實,號白雲,又號三峯。唐元子。少從洪焱祖學。元至正中,授崇安縣教諭,南雄路學正。以憂歸。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辭不就。尋攝紫陽書院山長。卒年七十有三。有《白雲集》等。
► 302篇诗文
唐桂芳的其他作品
- 《 送王伯恂兼寄南院諸御史 》 —— [ 元 ] 唐桂芳
- 《 題胡仲彝衝泥訪隱詩卷 》 —— [ 元 ] 唐桂芳
- 《 暇日與黄季倫鄭士恒石池看雨 》 —— [ 元 ] 唐桂芳
- 《 朝宗進士和韻有懷 》 —— [ 元 ] 唐桂芳
- 《 水調歌頭 · 送李經歷 》 —— [ 元 ] 唐桂芳
- 《 答仁表賢友 》 —— [ 元 ] 唐桂芳
- 《 伏讀高昌僉憲公唐律十二首愛其清新雄傑殆本天成非吟哦造次可得韓退之慕樊宗師文蘇子瞻擬黃魯直體惟其有之是 》 —— [ 元 ] 唐桂芳
- 《 偶成 》 —— [ 元 ] 唐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