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館夜聞杜鵑

· 郝經
啼落深江月,催殘故國春。 不堪多恨鳥,偏聒未歸人。 血盡腸應斷,哀餘聲更頻。 關心尤入耳,一枕夜愁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guō):聲音嘈雜,使人厭煩。
  • 腸應斷:形容極度悲傷。
  • 哀餘 (yú):哀傷之餘。
  • :頻繁,連續不斷。
  • 尤入耳:特別刺耳,難以忍受。

翻譯

杜鵑在深邃的江邊啼叫,直到月亮落下,它催促着故國的春天逝去。 這種讓人難以忍受的恨鳥,偏偏在未歸人耳邊嘈雜不已。 它的啼聲彷彿血已流盡,腸子也要斷掉,哀傷之餘,聲音更加頻繁。 這聲音特別刺耳,讓人難以忍受,一夜之間,新的愁緒又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杜鵑的啼叫,表達了詩人對故國春天的懷念和對未歸人的深深憂慮。詩中,「啼落深江月」描繪了杜鵑啼叫的時間和環境,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催殘故國春」則進一步以杜鵑的啼叫象徵春天的逝去,暗含對故國的思念。後兩句「不堪多恨鳥,偏聒未歸人」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杜鵑啼叫的厭煩和對未歸人的擔憂。最後兩句「血盡腸應斷,哀餘聲更頻」則通過誇張的手法,形容杜鵑啼叫的悲切,進一步加深了詩人的愁緒。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故國和親人的深深思念和憂慮。

郝經

郝經

元澤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孫。金亡,徙順天,館於守帥張柔、賈輔家,博覽羣書。應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條上經國安民之道數十事。及世祖即位,爲翰林侍讀學士。中統元年,使宋議和,被賈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歸。旋卒,諡文忠。爲學務有用。及被留,撰《續後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等書,另有《陵川文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