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魯珍畫

平生山水嘗見之,不意畫圖如此奇。 鬆雪老仙得其理,筆端幻出無聲詩。 森森千丈長松下,中有高人韻瀟灑。 揮弦豈爲送飛鴻,情性因之自陶寫。 杏壇絕響幾秋春,誰信經成能致麟。 黎陽先生真隱者,爲假山水傳其神。 溪山蒼蒼溪水綠,君胡爲兮在空谷。 他時倘鼓宓賤琴,更效南風歌一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森森:形容松樹茂密的樣子。
  • 揮弦:彈奏琴弦。
  • 陶寫:陶冶情操,抒發情感。
  • 杏罈:古代講學的地方,這裡指孔子的講學之地。
  • 絕響:中斷的聲音,這裡指孔子的教誨不再流傳。
  • 致麟:傳說中孔子作《春鞦》,感天動地,麒麟出現,表示聖人的出現。
  • 黎陽:地名,這裡指隱居的地方。
  • 宓賤:宓子賤,孔子的弟子,以琴音感動孔子。

繙譯

我一生中見過許多山水美景,卻沒想到畫中的景色如此奇妙。松雪老仙掌握了繪畫的精髓,他的筆下創造出了沒有聲音的詩篇。在茂密高聳的千丈長松下,有一位風度翩翩的高人。他彈奏琴弦竝非衹是爲了送別飛鴻,而是通過音樂來陶冶情操,抒發情感。孔子的講學之地已經很久沒有聲音了,誰能相信通過經典的學習能夠感動天地,使麒麟出現呢?黎陽的隱士真是高人,他通過山水畫來傳達自己的精神。谿水蒼蒼,谿水綠綠,你爲何要隱居在這深穀之中呢?將來如果能夠彈奏宓子賤那樣的琴音,我更願意傚倣南風,唱一首歌。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畫中山水景色的贊美,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高人風範的敬仰。詩中“松雪老仙”的畫作被比作“無聲詩”,展現了畫家深厚的藝術造詣。同時,詩人通過對“揮弦”和“陶寫”的描寫,傳達了通過藝術來陶冶情操、抒發情感的美好願景。詩的最後,詩人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曏往,以及希望通過音樂和詩歌來傳達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藝術的熱愛。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