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思六首

· 郝經
藏舟泰山巔,偶值懷襄流。 忽從歸墟東,直向西海頭。 洗日復濯月,光抱空中樓。 扶疏散青紅,異氣纏九州。 忽焉閣寒沙,佇立令人愁。 明朝早潮來,欲住不得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思:深沉的思緒。
  • 藏舟:隱藏的小船。
  • 泰山巔:泰山的高峯。
  • 懷襄流:懷抱中的流水,指心中的思緒如流水般涌動。
  • 歸墟:神話中的地名,指大海的盡頭。
  • 西海頭:西海的盡頭。
  • 洗日復濯月:洗去太陽,又洗去月亮,形容時間的流逝。
  • 光抱空中樓:光芒環繞着空中的樓閣,形容景象的壯麗。
  • 扶疏散青紅:扶持着疏散的青色和紅色,形容景色的絢爛。
  • 異氣纏九州:奇特的氣息纏繞着整個九州,形容氣氛的神祕。
  • 閣寒沙:擱淺在寒冷的沙灘上。
  • 佇立:長時間站立。
  • 早潮來:早晨的潮水涌來。
  • 欲住不得留:想要停留卻無法留下。

翻譯

深沉的思緒如隱藏在泰山之巔的小船,偶然間心中思緒如流水般涌動。忽然間,這思緒從歸墟之東,直奔西海的盡頭。它洗去了太陽,又洗去了月亮,光芒環繞着空中的樓閣。扶持着疏散的青色和紅色,奇特的氣息纏繞着整個九州。忽然間,思緒擱淺在寒冷的沙灘上,長時間站立讓人感到憂愁。第二天早晨,潮水涌來,想要停留卻無法留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詩人深沉而複雜的思緒。詩中,「藏舟泰山巔」等句,以泰山之巔的小船比喻內心的思緒,形象生動。而「洗日復濯月」等句,則通過誇張的手法,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景象的壯麗,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整首詩充滿了神祕和憂愁的氣氛,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郝經

郝經

元澤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孫。金亡,徙順天,館於守帥張柔、賈輔家,博覽羣書。應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條上經國安民之道數十事。及世祖即位,爲翰林侍讀學士。中統元年,使宋議和,被賈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歸。旋卒,諡文忠。爲學務有用。及被留,撰《續後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等書,另有《陵川文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