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望

曉日登臨眼界寬,秋來隨處好盤桓。 燕鴻也自關時序,松柏端如保歲寒。 伏闕惟天知對越,還家有竹報平安。 陳情一表須留藁,要與忠臣孝子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登臨:登上高處,眺望遠方。
  • 眼界:視野,見識的範圍。
  • 盤桓:徘徊,逗留。
  • 燕鴻:燕子和鴻雁,常用來比喻季節的更替。
  • 時序:時間的順序,季節的更替。
  • 歲寒:一年的寒冷時期,比喻困境或考驗。
  • 伏闕:古代臣子向皇帝上書或陳述意見的行爲。
  • 對越:對答,應對。
  • 陳情:陳述衷情,表達心意。
  • 留藁:留下草稿。
  • 忠臣孝子:忠誠的臣子和孝順的子女。

翻譯

清晨登上高處,視野開闊,秋天到處都是逗留的好地方。燕子和鴻雁也隨着季節的更替而遷徙,松柏卻能保持常綠,抵禦寒冷。向皇帝上書,只有天知道如何應對,回家後有竹報平安。留下一封表達心意的信件草稿,要給忠誠的臣子和孝順的子女看。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秋日登高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規律的感慨和對忠誠孝道的推崇。詩中「燕鴻也自關時序」一句,既展現了季節的變遷,又隱喻了人生的無常。而「松柏端如保歲寒」則讚美了松柏堅韌不拔的品質,象徵着忠貞不渝的精神。結尾提到「陳情一表須留藁,要與忠臣孝子看」,強調了忠誠與孝道的重要性,體現了詩人對傳統美德的堅守和傳承。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