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王國範

· 郝經
薄寒孤影澹黃昏,步出空齋自掩門。 霜落池萍清見底,風彫庭樹靜歸根。 天高雁去人千里,江闊烏驚月一痕。 兩國音塵俱斷絕,幾年懷抱與誰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薄寒:微寒。
  • 孤影:孤單的身影。
  • 澹黃昏:淡淡的黃昏。
  • 空齋:空蕩的書房。
  • 掩門:關上門。
  • 霜落:霜降。
  • 池萍:池中的浮萍。
  • 清見底:清澈見底。
  • 風彫:風吹落。
  • 庭樹:庭院中的樹。
  • 靜歸根:靜靜地落葉歸根。
  • 天高:天空高遠。
  • 雁去:雁南飛。
  • 人千裡:人遠在千裡之外。
  • 江濶:江麪寬濶。
  • 烏驚:烏鴉驚飛。
  • 月一痕:月亮如一道痕跡。
  • 兩國音塵:兩國之間的消息。
  • 俱斷絕:都已斷絕。
  • 幾年懷抱:多年的心事。
  • 與誰論:與誰訴說。

繙譯

微寒中,我孤單的身影在淡淡的黃昏裡,走出空蕩的書房,自己關上門。霜降使得池中的浮萍清澈見底,風吹落了庭院中的樹葉,靜靜地落葉歸根。天空高遠,雁群南飛,人卻遠在千裡之外;江麪寬濶,烏鴉驚飛,月亮如一道痕跡掛在天際。兩國之間的消息都已斷絕,多年的心事又能與誰訴說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薄寒黃昏中的孤獨與沉思。通過“空齋”、“霜落池萍”、“風彫庭樹”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淒涼的氛圍。後兩句“天高雁去人千裡,江濶烏驚月一痕”則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思唸及音信斷絕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感慨。

郝經

郝經

元澤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孫。金亡,徙順天,館於守帥張柔、賈輔家,博覽羣書。應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條上經國安民之道數十事。及世祖即位,爲翰林侍讀學士。中統元年,使宋議和,被賈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歸。旋卒,諡文忠。爲學務有用。及被留,撰《續後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等書,另有《陵川文集》。 ► 158篇诗文

郝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