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上人病閒

嘆息維摩老病身,散花丈室久無人。 呼兒卻問文殊疾,公案而今脫地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維摩:指維摩詰,彿教中著名的居士,常以患病之身示現,此処比喻翠微上人。
  • 丈室:指僧人的居室。
  • 文殊:文殊菩薩,彿教中智慧的象征,此処可能指翠微上人的弟子或侍者。
  • 公案:彿教禪宗用語,指禪宗祖師的一段言行,或是一個小故事,其隱含深刻的禪理。

繙譯

歎息那位翠微上人,如維摩詰般老病之身,他的居室久已無人問津。 呼喚弟子來詢問,如同問及文殊菩薩的疾病,這新的禪宗故事已經脫離了地麪的束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繪了翠微上人的孤寂與超脫。詩中將翠微上人比作維摩詰,強調其老病之身與丈室的冷清,透露出一種超然物外的禪意。後兩句通過“呼兒卻問文殊疾”的情節,暗示了翠微上人對禪理的深刻理解和傳授,而“公案而今脫地新”則表達了禪宗故事的新意和超越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元代詩人段尅己對禪宗哲理的獨到領悟。

段克己

克己,字復之,河東人,世居絳之稷山。幼時與弟成己並以才名,禮部尚書趙秉文識之,目之曰「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裏。金末以進士貢。北渡後,與成己避地龍門山中,餘廿年而卒,人稱爲遁庵先生。泰定間,孫吏部侍郎輔合克己、成己遺文爲《二妙集》,刻之家塾。臨川吳澄爲之序曰:河東二段先生,心廣而識超,氣盛而才雄。其詩如:「冤血流未盡,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戰,何當洗甲兵。」蓋陶之達,杜之憂,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