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維摩:指維摩詰,佛教中著名的居士,常以患病之身示現,此處比喻翠微上人。
- 丈室:指僧人的居室。
- 文殊:文殊菩薩,佛教中智慧的象徵,此處可能指翠微上人的弟子或侍者。
- 公案:佛教禪宗用語,指禪宗祖師的一段言行,或是一個小故事,其隱含深刻的禪理。
翻譯
嘆息那位翠微上人,如維摩詰般老病之身,他的居室久已無人問津。 呼喚弟子來詢問,如同問及文殊菩薩的疾病,這新的禪宗故事已經脫離了地面的束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比喻和象徵手法,描繪了翠微上人的孤寂與超脫。詩中將翠微上人比作維摩詰,強調其老病之身與丈室的冷清,透露出一種超然物外的禪意。後兩句通過「呼兒卻問文殊疾」的情節,暗示了翠微上人對禪理的深刻理解和傳授,而「公案而今脫地新」則表達了禪宗故事的新意和超越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元代詩人段克己對禪宗哲理的獨到領悟。
段克己
克己,字復之,河東人,世居絳之稷山。幼時與弟成己並以才名,禮部尚書趙秉文識之,目之曰「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裏。金末以進士貢。北渡後,與成己避地龍門山中,餘廿年而卒,人稱爲遁庵先生。泰定間,孫吏部侍郎輔合克己、成己遺文爲《二妙集》,刻之家塾。臨川吳澄爲之序曰:河東二段先生,心廣而識超,氣盛而才雄。其詩如:「冤血流未盡,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戰,何當洗甲兵。」蓋陶之達,杜之憂,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
段克己的其他作品
- 《 鷓鴣天 其五 暮春之初會飲衛生襲之家酒酣諸君請作樂府因為之賦使覽者知吾輩之所樂也 》 —— [ 元 ] 段克己
- 《 訴衷情 · 初夏偶成 》 —— [ 元 ] 段克己
- 《 大江東去送楊國瑞西行兼簡仲宣生 》 —— [ 元 ] 段克己
- 《 枕上再賡前韻 》 —— [ 元 ] 段克己
- 《 陳君百祿隱居河汾世以醫名家臨財廉取予又性喜諧雖外若寬縱內實重慎而有常心真善學醫者也辛丑之秋餘痁作君調 》 —— [ 元 ] 段克己
- 《 滿江紅 · 遁庵主人植菊階下秋雨既盛草萊蕪沒殆不可見江空歲晚霜餘草腐而吾菊始發數花生意悽然似訴餘以不 》 —— [ 元 ] 段克己
- 《 鷓鴣天 其一 暮春之初會飲衛生襲之家酒酣諸君請作樂府因為之賦使覽者知吾輩之所樂也 》 —— [ 元 ] 段克己
- 《 壽家弟誠之 》 —— [ 元 ] 段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