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文尚書 · 周書 · 大誥
王若曰:“猷大誥爾多邦越爾御事,弗吊天降割於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沖人,嗣無疆大曆服。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
已!予惟小子,若涉淵水,予惟往求朕攸濟。敷賁敷前人受命,茲不忘大功。予不敢於閉。
天降威,用寧王遺我大寶龜,紹天明。即命曰:‘有大艱於西土,西土人亦不靜,越茲蠢。殷小腆誕敢紀其敘。天降威,知我國有疵,民不康,曰:予復!反鄙我周邦,今蠢今翼。日,民獻有十夫予翼,以於敉寧、武圖功。我有大事,休?’朕卜並吉。”
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曰:‘予得吉卜,予惟以爾庶邦於伐殷逋播臣。’爾庶邦君越庶士、御事罔不反曰:‘艱大,民不靜,亦惟在王宮邦君室。越予小子考,翼不可徵,王害不違卜?’
肆予沖人永思艱,曰:嗚呼!允蠢,鰥寡哀哉!予造天役,遺大投艱於朕身,越予沖人,不卬自恤。義爾邦君越爾多士、尹氏、御事綏予曰:‘無毖於恤,不可不成乃寧考圖功!’
已!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於寧王,興我小邦周,寧王惟卜用,克綏受茲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嗚呼!天明畏,弼我丕丕基!”
王曰:“爾惟舊人,爾丕克遠省,爾知寧王若勤哉!天閟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極卒寧王圖事。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天棐忱辭,其考我民,予曷其不於前寧人圖功攸終?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於前寧人攸受休畢!”
王曰:“若昔朕其逝,朕言艱日思。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獲?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後弗棄基?肆予曷敢不越卬敉寧王大命?若兄考,乃有友伐厥子,民養其勸弗救?”
王曰:“嗚呼!肆哉爾庶邦君越爾御事。爽邦由哲,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越天棐忱,爾時罔敢易法,矧今天降戾於周邦?惟大艱人誕鄰胥伐於厥室,爾亦不知天命不易?
予永唸曰:天惟喪殷,若穡夫,予曷敢不終朕畝?天亦惟休於前寧人,予曷其極卜?敢弗於従率寧人有指疆土?矧今卜並吉?肆朕誕以爾東征。天命不僭,卜陳惟若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灤陽:地名,今河北省灤縣。
- 御天門:指皇宮的正門,象徵皇帝的權威。
- 詔書: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 驛馬:古代傳遞公文的馬匹。
- 大都:元朝的都城,即今北京。
- 九州四海:泛指全中國。
- 訓誥:古代皇帝的訓令和詔令。
- 皇圖:帝王的版圖,也指國家的疆域。
翻譯
在灤陽的御天門前,皇帝的詔書被展開, 驛馬如飛一般迅速將詔書送達大都。 整個九州四海都服從皇帝的訓誥, 萬年天子的統治使國家版圖穩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朝皇帝的權威和國家的穩固。通過「御天門前開詔書」和「驛馬如飛到大都」的生動描繪,展現了皇帝命令的迅速傳達和國家的行政效率。後兩句「九州四海服訓誥,萬年天子固皇圖」則表達了全國對皇帝的絕對服從以及對國家長治久安的祝願。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宏大,體現了元朝時期的政治理想和皇權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