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紀行詩同呂仲實宿城外早行
經過昌平縣,實惟劉子鄉。
當時直言策,至今有耿光。
功名真瑣瑣,氣節橫八荒。
斯人寧復見,閱世徒慨慷。
奉祠表諫議,化俗崇賢良。
賊臣偶同裏,遺臭亦難忘。
嚴程懼稽緩,古蹟嗟莫詳。
揮鞭事前邁,居庸翠蒼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昌平縣:地名,今屬北京市。
- 劉子鄉: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與劉姓人物有關。
- 直言策:直接而坦率的建議或批評。
- 耿光:光輝,這裏指劉子鄉的直言策留下的影響。
- 瑣瑣:形容微不足道。
- 八荒:指極遠的地方,泛指天下。
- 奉祠:指祭祀或紀念。
- 諫議:古代官職,負責向皇帝提建議或批評。
- 化俗:改善風俗。
- 賢良:有德行和才能的人。
- 賊臣:奸詐的臣子。
- 稽緩:拖延,遲緩。
- 居庸:地名,即居庸關,位於北京西北部。
- 翠蒼蒼:形容山色青翠。
翻譯
經過昌平縣,這裏曾是劉子鄉的所在地。 當時的直言策,至今仍閃耀着光輝。 功名雖微不足道,氣節卻橫掃八方。 這樣的英雄已難再見,只能讓人感慨世事滄桑。 我們在這裏祭祀諫議,推崇賢良,改善風俗。 但同鄉中也有奸詐之臣,其惡名也難以忘懷。 行程緊迫,生怕拖延,古蹟也未能詳細探尋。 揮鞭前行,前往居庸關,只見山色青翠蒼茫。
賞析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胡助在上京途中所作,表達了對劉子鄉直言策的敬仰和對世事的感慨。詩中,「直言策」與「耿光」形成對比,突出了劉子鄉直言不諱的精神及其深遠影響。同時,通過對「功名」與「氣節」的對比,強調了氣節的重要性。詩的結尾,以居庸關的蒼翠山色作爲背景,增添了旅途的壯闊與詩人的豪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歷史人物的敬仰和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