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題范文正公所書伯夷頌卷尾
翰墨嘗託文章傳,文章益重節義全。使無節義照今古,文章翰墨空嬋娟。
特立獨行不顧衆,萬世標準權亦用。吏部雄文破鬼膽,爲渠喚醒西山夢。
範公相望餘千齡,人物自與皋夔並。黃素細書《伯夷頌》,白頭不草《太玄經》。
一字千金價無讓,虹光夜徹星斗上。夷清韓頌高平書,再拜莫作文翰想。
奸臣襲藏猶畏仰,面無生色泚流顙。珠還氈復子孫賢,我信斯文天未喪。
佳辭善書常有餘,嗚呼,節義不可一日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翰墨 (hàn mò):指書寫用的墨水和毛筆,也泛指書法或文學作品。
- 節義 (jié yì):指堅守道義和原則。
- 特立獨行 (tè lì dú xíng):形容人的行爲、思想與衆不同,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和行動。
- 吏部 (lì bù):古代官制中的一個部門,主管官員的選拔和考覈。
- 雄文 (xióng wén):指雄壯有力的文章。
- 鬼膽 (guǐ dǎn):比喻非常勇敢或大膽。
- 西山夢 (xī shān mèng):指伯夷、叔齊隱居西山的故事,比喻高尚的志向和行爲。
- 皋夔 (gāo kuí):古代傳說中的兩位賢臣。
- 黃素 (huáng sù):指黃色的絲綢,常用於書寫重要文獻。
- 伯夷頌 (bó yí sòng):指讚頌伯夷、叔齊的詩文。
- 太玄經 (tài xuán jīng):古代道家經典之一。
- 虹光 (hóng guāng):比喻光彩奪目。
- 夷清韓頌 (yí qīng hán sòng):指伯夷、叔齊的清高和韓愈的讚頌。
- 高平書 (gāo píng shū):指范仲淹的書信或文章。
- 泚流顙 (cǐ liú sǎng):形容汗流滿面,表示羞愧或緊張。
- 珠還氈復 (zhū huán zhān fù):比喻失而復得,或指珍貴物品的迴歸。
- 斯文 (sī wén):指文化、文學或文人。
翻譯
書法和文學作品常常依賴文章來流傳,文章更加重視堅守道義和原則。如果沒有堅守道義的精神照耀古今,那麼文章和書法也只是空洞的美。
伯夷特立獨行,不顧衆人的看法,成爲萬世的楷模。吏部的雄文足以破除鬼膽,喚醒人們對西山夢的嚮往。
范仲淹公與伯夷相隔千年,但他們的品格和皋夔一樣高尚。他用黃色的絲綢書寫《伯夷頌》,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書寫《太玄經》。
每一個字都價值千金,其光彩在夜晚照亮星斗。伯夷的清高和韓愈的讚頌,加上范仲淹的書法,讓人再拜不已,不再只是欣賞文墨。
奸臣收藏這些作品仍然敬畏,面無血色,汗流滿面。珍貴之物失而復得,子孫賢良,我相信文化未曾喪失。
優秀的文章和書法總是有餘,啊,堅守道義是不可或缺的。
賞析
這首詩讚頌了伯夷和范仲淹的節義精神,以及他們的文學和書法成就。詩人通過對比伯夷的特立獨行和范仲淹的高尚品格,強調了堅守道義的重要性。詩中還提到了文學和書法的價值,認爲它們不僅僅是藝術的表現,更是承載和傳播高尚精神的媒介。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節義精神的崇高敬意和對文化傳承的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