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季文之湖州知事二首
苕溪洲渚上,青黛開煙鬟。
石色何秀潤,有璧生其間。
四圍阻巨浸,世稱浮玉山。
狂潦不能沒,高低依碧瀾。
蓮幕趙從事,昔年此盤桓。
重來汎秋水,見之髮長嘆。
美璞貴內韞,叔降從時觀。
渺渺水晶國,虹光山月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苕溪(tiáo xī):水名,在浙江省。
- 青黛:古代女子用來畫眉的青黑色顏料,這裏形容山色青翠。
- 煙鬟:形容山峯如女子髮髻,雲霧繚繞。
- 石色何秀潤:石頭的顏色多麼秀麗溫潤。
- 璧:古代的一種玉器,扁平圓形,中間有孔。
- 巨浸:大水,指湖泊或江河。
- 浮玉山:形容山如玉浮在水面上。
- 狂潦:氾濫的洪水。
- 蓮幕:指官府,因古代官府文書多用蓮花紙,故稱。
- 美璞:美麗的玉石,未經雕琢的玉。
- 內韞:內在的才華或美德。
- 叔降:指趙季文,叔是古代對男子的尊稱,降指其地位或身份。
- 水晶國:形容水清澈如水晶。
- 虹光:彩虹的光芒。
翻譯
在苕溪的洲渚之上,青翠的山峯如女子云霧繚繞的髮髻。 石頭的顏色多麼秀麗溫潤,彷彿有璧玉生於其間。 四周被大水環繞,世人稱之爲浮玉山。 即使洪水氾濫也不能淹沒,山峯高低錯落依傍碧波。 趙從事曾在蓮幕中,昔年在此盤桓。 如今重來泛舟秋水,見此情景發出長嘆。 美麗的玉石貴在內在的才華,趙季文隨時代而觀。 遠望那清澈如水晶的國度,彩虹般的光芒在山月間顯得寒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苕溪洲渚上的美景,通過「青黛開煙鬟」、「石色何秀潤」等詞句,生動地勾勒出了山水的秀麗。詩中「蓮幕趙從事」一句,既表達了對趙季文的尊敬,也暗示了其在此地的過往。結尾的「渺渺水晶國,虹光山月寒」則以夢幻般的筆觸,描繪了一個清澈而寒冷的水晶世界,給人以無限遐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