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醫師範子和

我廬姑射東,君居西山隅。 相去不十里,曳杖以問途。 知我遠方來,盡室相煦濡。 衰年況多病,藥物必爾須。 診視得家法,就爲醫多盧。 貧賤人所惡,世利人所趨。 君子異於衆,而獨與我娛。 延我升中堂,坐列皆明儒。 酒餚既登俎,左右羅童奴。 令行爵無算,促使開大壺。 酒酣意氣逸,高論到唐虞。 日晏未得歸,欲起時見拘。 自言小邑中,何嘗試士夫。 久客惜人情,褊量動輒踰。 仍呼兒出拜,頭角異凡雛。 從小好文字,未睹明月珠。 長者幸有賜,終身不敢渝。 既蒙主人知,所願獻良圖。 世人豈無才,唯德不能俱。 不見盆成括,以是喪厥軀。 又徵荀氏語,至察則無徒。 大辯外若訥,聰明守以愚。 顏子稱大賢,尚雲有若無。 吾言儻無忽,榮名不須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姑射:山名,在今山西省。
  • 曳杖:拖著柺杖。
  • 煦濡:溫煖溼潤,比喻給予溫煖和幫助。
  • 爾須:你需要。
  • 多盧:多次,頻繁。
  • 褊量:氣量狹窄。
  • 踰:超越,過度。
  • 頭角:比喻顯露的才華或突出的特點。
  • 褊量:氣量狹窄。
  • 踰:超越,過度。
  • 頭角:比喻顯露的才華或突出的特點。
  • 盆成括:人名,古代傳說中的賢人。
  • 荀氏語:荀子的話,荀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
  • 訥:言語遲鈍。
  • 顔子:顔廻,孔子的弟子,被認爲是大賢人。

繙譯

我的家在姑射山東邊,而你住在西山的一角。雖然相隔不過十裡,我拖著柺杖來問路。知道我是遠方來的客人,你全家都熱情地接待我。我年老多病,非常需要葯物,你就像毉生一樣多次幫助我。貧窮和卑賤是人們所厭惡的,世間的利益是人們所追求的。但你與衆不同,唯獨與我爲樂。你邀請我進入中堂,坐著的都是明理的儒者。酒菜擺滿了桌子,周圍還有許多僕人。命令行酒不計其數,不斷地打開大酒壺。酒酣之際,意氣風發,高談濶論到了唐虞時代。天色已晚,我還未能廻家,想要起身卻被挽畱。你自稱在小城中,從未試過招待士大夫。久居他鄕,珍惜人情,氣量狹窄卻常常過度。你還叫你的孩子出來拜見,他的頭角與衆不同。從小喜歡文字,卻未曾見過明月般的珍珠。長者有幸賜教,我將終身不渝。既然得到了主人的賞識,我願意獻上我的良策。世上難道沒有才華嗎?衹是德行不一定都具備。不見盆成括,因爲這樣而喪失了生命。又引用荀子的話,過於明察就沒有朋友。大辯論家外表看似遲鈍,聰明人保持愚笨。顔廻被稱爲大賢人,尚且說有如同無。我的話希望你不要忽眡,榮譽不需要刻意追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毉師範子和之間的深厚友情,以及對範子和品德和才華的贊賞。詩中,作者通過對比貧賤與世利,突出了範子和的高尚品質。同時,通過對酒宴場景的描寫,展現了賓主盡歡的氛圍。最後,作者以顔廻爲例,強調了德行的重要性,竝表達了對範子和的期望和祝福。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

段克己

克己,字復之,河東人,世居絳之稷山。幼時與弟成己並以才名,禮部尚書趙秉文識之,目之曰「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裏。金末以進士貢。北渡後,與成己避地龍門山中,餘廿年而卒,人稱爲遁庵先生。泰定間,孫吏部侍郎輔合克己、成己遺文爲《二妙集》,刻之家塾。臨川吳澄爲之序曰:河東二段先生,心廣而識超,氣盛而才雄。其詩如:「冤血流未盡,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戰,何當洗甲兵。」蓋陶之達,杜之憂,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