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劉潤之
平生不願萬戶侯,但願一識劉荊州。荊州已遠不可見,裔孫今幸從吾遊。
慨然議論吐肝膽,腰閒古劍鳴蛟虯。酒酣醉墨出險怪,筆勢惝恍令人愁。
世人爭欲得一諾,黃金不用如山邱。結交以義不以利,樂人之樂憂其憂。
自從管鮑死,此道今悠悠。豈憶流落中,忽見古人儔。
古來賢哲士不達,飢寒不解爲身謀。紛紛眼底知音少,幾向西風嘆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萬戶侯:古代爵位,食邑萬戶以上,後泛指高官顯爵。
- 劉荊州:指東漢末年荊州刺史劉表,這裏借指劉潤之。
- 裔孫:後代子孫。
- 蛟虯:古代傳說中的龍類生物,這裏形容劍的古老與威嚴。
- 惝恍:模糊不清,難以捉摸。
- 諾:承諾,應允。
- 管鮑:指春秋時期的管仲和鮑叔牙,以深厚的友誼著稱。
- 儔:同伴,同類。
翻譯
我一生不求高官顯爵,只願結識一位劉荊州。劉荊州已逝,無法再見,但幸好他的後代劉潤之與我爲伴。 他慷慨激昂地談論,坦露心跡,腰間古劍彷彿龍吟。酒醉之後,他的書法顯得奇異而難以捉摸,筆下生風,令人憂愁。 世人爭相得到他的承諾,但他的承諾比堆積如山的黃金還要珍貴。他以義結交,不圖利益,與他相伴,快樂共享,憂愁共擔。 自從管仲和鮑叔牙之後,這樣的友誼已不多見。沒想到在這流離失所之際,竟能遇到這樣的古人。 自古以來,賢哲之士往往不得志,他們不懂得爲自己謀生。眼前知音難尋,我多次對着西風嘆息,白髮漸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劉潤之的深厚友情和對其高尚品質的讚美。詩中,「平生不願萬戶侯,但願一識劉荊州」展現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泊和對真摯友情的渴望。通過對比古今,作者感嘆真正的友誼難得,尤其是在亂世之中。詩的結尾,作者以自己的孤獨和無奈,映襯出劉潤之的難能可貴,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敬仰和珍惜。
段克己
克己,字復之,河東人,世居絳之稷山。幼時與弟成己並以才名,禮部尚書趙秉文識之,目之曰「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裏。金末以進士貢。北渡後,與成己避地龍門山中,餘廿年而卒,人稱爲遁庵先生。泰定間,孫吏部侍郎輔合克己、成己遺文爲《二妙集》,刻之家塾。臨川吳澄爲之序曰:河東二段先生,心廣而識超,氣盛而才雄。其詩如:「冤血流未盡,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戰,何當洗甲兵。」蓋陶之達,杜之憂,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
段克己的其他作品
- 《 丁未新正與詩社諸公園亭宴集彥衡有詩衆皆屬和一時樽酒賓席之勝殆可樂也餘雖老顧不可虛盛意勉爲賦此 》 —— [ 元 ] 段克己
- 《 歲己酉春正月十有一日吾友張君漢臣下世家貧不能葬鄉鄰辦喪事諸君皆有吊章且邀餘同賦每一忖思輒神情錯亂秉筆 》 —— [ 元 ] 段克己
- 《 臨江仙 幽懷用前韻 》 —— [ 元 ] 段克己
- 《 鷓鴣天 其一 上巳日再遊青陽峽用家弟誠之韻 》 —— [ 元 ] 段克己
- 《 漢陰抱甕圖 》 —— [ 元 ] 段克己
- 《 水調歌頭 · 迎送神二詞爲劉潤之賦 》 —— [ 元 ] 段克己
- 《 梅花十吟憶 》 —— [ 元 ] 段克己
- 《 乙未人日飲範君子和酒酣賦詩呈座上諸君 》 —— [ 元 ] 段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