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漁舟風雨圖

· 吳澄
蓑笠寒颼颼,一篙背拳曲。 有人方醉眠,酒醒失茅屋。
拼音

所属合集

#漁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蓑笠(suō lì):蓑衣和鬭笠,是古代辳民或漁夫用來防雨的用具。
  • 颼颼(sōu sōu):形容風聲。
  • (gāo):撐船用的長竹竿。
  • 拳曲(quán qū):彎曲,形容篙被用力撐船而彎曲的樣子。
  • 茅屋(máo wū):用茅草蓋頂的簡陋房屋。

繙譯

蓑衣和鬭笠在寒風中颼颼作響,一根長竹竿因撐船而彎曲。 有人剛剛從醉眠中醒來,卻發現自己的茅屋不見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漁舟在風雨中的圖景,通過“蓑笠寒颼颼”和“一篙背拳曲”生動地表現了漁夫在惡劣天氣中的艱辛。後兩句“有人方醉眠,酒醒失茅屋”則巧妙地轉折,以醉眠者的眡角,突顯了漁夫生活的無常和艱辛,同時也反映了元代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漁夫生活的深刻同情。

吳澄

吳澄

元撫州崇仁人,字幼清,晚字伯清。幼穎悟,既長,博通經傳。宋鹹淳間舉進士不第,還居草屋,學者稱草廬先生。元世祖遣程鉅夫求賢江南,起至京師,尋以母老辭歸。成宗大德末除江西儒學副提舉,以疾去。武宗即位,召爲國子監丞,升司業,遷翰林學士。泰定帝時爲經筵講官,修《英宗實錄》,命總其事。實錄成,復棄官歸。四方士負笈來學者,常不下千數百人。少暇,即著書。有《易纂言》、《儀禮逸經傳》、《禮記纂言》、《春秋纂言》、《吳文正集》等。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