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舶上謠:指在船上唱的歌謠。
- 伯庸: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番貨:指外國貨物。
- 閩浙:指福建和浙江地區。
- 琉球:古代國名,位於今日本沖繩。
- 真蠟:古代國名,位於今柬埔寨。
- 闍婆:古代國名,位於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
- 日本辰韓穢貊倭:指古代日本、朝鮮半島的辰韓、穢貊等民族。
- 碇石:古代船隻停泊時用來固定船隻的石頭。
翻譯
在船上唱着歌謠送別伯庸,他因處理外國貨物的事務而前往福建和浙江。 琉球與真蠟相鄰,闍婆接壤,日本、辰韓、穢貊等民族的倭人也在附近。 當外國船隻離去時,它們留下了用來固定船隻的碇石,年復一年,這裏海域平靜無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海上貿易的繁榮景象,通過列舉琉球、真蠟、闍婆等地的名稱,展現了當時海上交通的廣泛聯繫。詩中「番船去時遺碇石,年年到處海無波」不僅反映了海上貿易的頻繁,也寓意着航海的平安與順利。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開闊,表達了對友人伯庸出使任務的祝願和對海上貿易繁榮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