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春留錢唐巨可大家六月可大歿明年移家臨平餘將東歸因賦此寫懷

去年六月十五夜,月明漁浦看潮生。 今年此夜對明月,淒涼池館難爲情。 故人夢斷知何處,生存華屋含風露。 明朝傢俱載扁舟,又向臨平山下住。 憶昔故人邀我來,笑談白日驅風雷。 百年未半忽轉燭,時移事改令人哀。 我家金華北山北,堂上慈親年八十。 要知生死見交情,兩載淹留歸未得。 孤兒有託女有歸,餘亦興懷歌式微。 悲來縱筆寫情曲,九原杳杳心相知。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未: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錢唐:地名,今浙江杭州一帶。
  • 巨可大:人名,詩人的朋友。
  • 歿:去世。
  • 臨平:地名,今浙江杭州臨平區。
  • 傢俱:家中的器具和物品。
  • 扁舟:小船。
  • 金華:地名,今浙江金華市。
  • 北山:金華的一個山名。
  • 堂上慈親:指詩人的母親。
  • 轉燭:比喻世事變化無常,如同燭光搖曳不定。
  • 淹留:停留,逗留。
  • 孤兒有託女有歸:指詩人的子女都有了依靠和歸宿。
  • 式微:衰微,衰落。
  • 九原:指地下,喻指死亡。

翻譯

去年六月十五的夜晚,我在錢唐的漁浦觀賞潮水的涌起。今年的這個夜晚,我再次面對明月,卻感到淒涼和難以言說的情感。我的故友巨可大已經去世,我不知道他的夢境斷在了何處,他生前所在的華屋現在只能含着風露。明天我將把家中的物品裝載上小船,再次遷往臨平山下居住。回憶起故友曾邀請我來此,我們笑談間彷彿能驅使風雷。百年未半,世事卻如轉燭般無常,讓人感到悲哀。我家在金華的北山以北,家中的慈母已經八十高齡。想要知道生死之間的交情,我在這裏停留了兩年卻未能歸去。我的孤兒和女兒都有了依靠和歸宿,我也感慨地唱起了衰落的歌。悲傷之餘,我縱筆寫下這情感的曲調,雖然九原之下遙遠,但我的心與你相知。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深切懷念和對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詩人通過對去年和今年同一天的對比,突出了時光流逝和人事已非的哀愁。詩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摯,通過對故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展望,展現了對生命無常的深刻感悟。詩的結尾,詩人以縱筆寫情的方式,表達了對友人的無盡思念和對生死交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懷之作。

吳景奎

元婺州蘭溪人,字文可。七歲力學如成人,年十三爲鄉正。劉貞爲浙東憲府掾,闢爲從事,後薦署興化路儒學錄,以母老辭不就。博學,尤善爲詩,詞句清麗,有唐人風。有《藥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