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 寄蕭善之
絳河明月,到中秋、不比尋常三五。神女夢,寒生嫉妒,特地行雲行雨。天上嬋娟,人間陰晦,悵望成悽楚。金尊翠袖,澹然相對無語。
遙想天柱峯頭,通宵宴賞,此地今何處。爭似銀橋侵漢表,直入瓊樓玉宇。桂樹婆娑,羽衣凌亂,偷得霓裳譜。素娥應笑,醉來狂興如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絳河(jiàng hé):指銀河。
- 嬋娟(chán juān):形容月光明亮、美麗。
- 陰晦(yīn huì):昏暗不明。
- 悽楚(qī chǔ):悲傷淒涼。
- 翠袖(cuì xiù):指女子的衣袖,代指美女。
- 澹然(dàn rán):平靜、淡泊的樣子。
- 天柱峯(tiān zhù fēng):山峯名,這裏指高聳入雲的山峯。
- 銀橋(yín qiáo):指銀河,比喻爲橋。
- 瓊樓玉宇(qióng lóu yù yǔ):形容華美的宮殿。
- 婆娑(pó suō):形容樹影搖曳的樣子。
- 羽衣(yǔ yī):指仙人的衣服。
- 霓裳譜(ní cháng pǔ):指仙樂的曲譜。
- 素娥(sù é):指嫦娥,月宮中的仙女。
翻譯
銀河中的明月,到了中秋,比尋常的三五月圓更爲明亮。神女的夢境,似乎連寒冷都生出了嫉妒,特地在這時行雲布雨。天上的月光明亮美麗,人間卻昏暗不明,悵望之下,心情變得悲傷淒涼。手持金盃,身旁有翠袖美女,我們卻只是平靜地相對無言。
遙想在那高聳的天柱峯頭,通宵達旦地宴飲賞月,如今這樣的地方又在何處呢?怎能比得上那銀河之橋,直通華美的天宮。桂樹的影子搖曳,仙人的羽衣凌亂,偷得了仙樂的曲譜。嫦娥應該會笑我,醉後的狂放興致竟如此之大。
賞析
這首作品以中秋夜的明月爲背景,通過對天上人間景象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世界的感慨。詩中「絳河明月」與「人間陰晦」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內心的悵惘與悽楚。後文通過對天柱峯頭宴賞的遙想,展現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豐富,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