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自述

· 行端
故園歸路隔天涯,絕頂閒房且寄家。 翻罷貝多山月上,一棚花影漾袈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絕頂:山的最高峯。
  • 貝多:梵語,指佛經。
  • 袈裟:佛教僧侶的法衣。

翻譯

故鄉的歸路遙遠得彷彿隔着天涯,我選擇在山的最高峯上,暫且將這間小屋作爲家。翻閱完佛經後,山間的月亮已經升起,月光下,一棚花影輕輕搖曳,映照在我的袈裟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僧侶在山中靜修的生活場景。詩中「故園歸路隔天涯」表達了僧侶對故鄉的思念與遠離塵囂的決心。「絕頂閒房且寄家」則進一步以山的高遠和房屋的簡樸,象徵了僧侶超脫世俗的境界。後兩句通過「翻罷貝多山月上」和「一棚花影漾袈裟」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僧侶在月光下研讀佛經,花影婆娑的寧靜與超然,體現了僧侶內心的平和與對佛法的虔誠。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僧侶對精神家園的追求和對塵世的超脫。

行端

元僧。臨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稱寒拾里人,俗姓何。世爲儒家。十一歲在餘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賜號慧文正辯禪師,主中天竺,遷靈隱。後主徑山作大護持師二十年。工詩文。有《寒拾里人稿》。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