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鞍:金飾的馬鞍,指華貴的馬具。
- 曉拂:拂曉時分觸碰。
- 枝頭露:樹枝上的露水。
- 珠帽:裝飾有珍珠的帽子。
- 晴沾:晴天時沾染。
- 苑內塵:宮苑中的塵土。
- 悲樹:古人常以樹喻人,樹的凋零象征人的衰老或離別,故有“悲樹”之說。
- 樹悲人:這裡指樹似乎在爲人的離去或遭遇感到悲傷。
繙譯
金色的馬鞍在拂曉時分輕輕觸碰著枝頭的露水,珍珠裝飾的帽子在晴朗的日子裡沾染了宮苑中的塵土。自古以來,人們常常看到樹木而感到悲傷,如今卻看到了樹木似乎在爲人的離去或遭遇感到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古今人們對樹木的情感,表達了時光流轉、物是人非的哀愁。詩中“金鞍”、“珠帽”等詞描繪了富貴繁華的景象,而“枝頭露”、“苑內塵”則透露出清晨的甯靜與宮苑的沉寂。後兩句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將樹賦予了情感,使得“樹悲人”的意象更加深刻,反映了詩人對人生變遷的感慨和對自然之美的敏感捕捉。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
宋褧的其他作品
- 《 殘春曲 》 —— [ 元 ] 宋褧
- 《 豐潤縣賑饑答武孝隆文學 》 —— [ 元 ] 宋褧
- 《 次韻謝敬徳司業冬至夜見念詩二首 其一 》 —— [ 元 ] 宋褧
- 《 江瀆行祠 》 —— [ 元 ] 宋褧
- 《 竹枝歌四首送安慶教授朱仁卿 》 —— [ 元 ] 宋褧
- 《 送王伯修內翰奉母之官南臺御史 》 —— [ 元 ] 宋褧
- 《 夷陵晚望峽口即景感懷十四韻 》 —— [ 元 ] 宋褧
- 《 中秋陪謝敬德修撰達兼善典籤誠夫兄學士會飲周子嘉如舟亭交命險韻十二依次詩得賞字 》 —— [ 元 ] 宋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