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春曲
三月初盡四月始,天氣無常每如此。
雲垂乍佔雨腳近,日麗倏驚風勢起。
宮槐蓊鬱花如洗,南園愔愔淨如水。
公子王孫醉不歸,酒醒一昔芳心死。
繁華去矣餘塵埃,愁來不飲空持杯。
歌筵蝶粉頻稀少,賓館柳絮猶徘徊。
少年但知恣歡賞,不道天時有來往。
青軒無計駐芳菲,赤帝多情催長養。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蓊鬱 (wěng yù):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愔愔 (yīn yīn):形容安靜和悅的樣子。
- 一昔 (yī xī):一夜之間。
- 歌筵 (gē yán):指宴會上的歌唱。
- 赤帝 (chì dì):指夏天的神,這裏代表夏天。
翻譯
三月的末尾到四月的開始,天氣總是無常。雲層低垂,預示着雨即將來臨;陽光明媚時,突然又颳起了大風。宮中的槐樹茂盛,花朵像是被水洗過一樣清新,南園靜悄悄的,如同清水一般寧靜。王孫公子們醉得不肯歸去,酒醒後一夜之間,芳心已死。繁華已逝,只剩下塵埃,憂愁來臨時,即使不飲酒,也只是空持酒杯。宴會上的蝴蝶粉末已經稀少,賓館裏的柳絮還在徘徊。年輕人只知道盡情享受歡樂,不知道天氣的變化無常。青軒無法留住芳菲,夏天的神卻多情地催促萬物生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末夏初的景象,通過對比無常的天氣和人們的情感變化,表達了時光易逝、繁華難留的哀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雲垂」、「日麗」、「宮槐」、「南園」等,構建了一幅生動的春末圖景。同時,通過「公子王孫」和「歌筵蝶粉」等人物和場景的描寫,反映了人們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變化無常的無奈。最後,以「青軒無計駐芳菲,赤帝多情催長養」作結,既表達了對春天逝去的惋惜,也暗示了自然規律的不可違逆。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