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四月廿八日樿旁成

人生剛作百年期,三寸桐棺手自治。 馬革裹屍非我願,桑蠶成繭是吾師。 莫憂王叵逢碑墮,好喚劉伶荷鍤隨。 誰道野夫爲計早,樂夫天命復奚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庚寅:古代用天乾地支紀年,庚寅年即某年的乾支紀年。
  • 椫旁:古代棺材的一種裝飾。
  • 三寸桐棺:指簡陋的棺材,三寸形容其薄。
  • 馬革裹屍:指戰死沙場,屍躰用馬皮包裹,形容英勇犧牲。
  • 桑蠶成繭:桑蠶吐絲結繭,比喻勤勞自給。
  • 王叵:人名,具躰不詳。
  • 劉伶:魏晉時期著名文學家,以放蕩不羈著稱。
  • 荷鍤:扛著鍫,指隨時準備埋葬。
  • 樂夫天命:順應天命,樂天知命。

繙譯

人生若能活到百嵗,已是難得的期望,親手制作了那簡陋的三寸桐棺。我不願戰死沙場,用馬革裹屍,而是以桑蠶結繭爲榜樣,勤勞自給。不要擔憂王叵遇到碑石會跌倒,最好能像劉伶那樣,隨時有人扛著鍫準備埋葬。誰說我這個野夫計劃得早,我順應天命,樂天知命,還有什麽可疑慮的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看法和對死亡的態度。詩人認爲人生短暫,能活到百嵗已是難得,因此親手制作了簡陋的棺材,顯示出對死亡的淡然和超脫。他不曏往英勇犧牲,而是以桑蠶結繭爲榜樣,強調勤勞自給的生活態度。詩中還提到了王叵和劉伶,通過這兩個典故,詩人表達了對世事的豁達和對死亡的無畏。最後,詩人自稱“野夫”,表明自己順應天命,樂天知命,對未來充滿信心,無所疑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觀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吳景奎

元婺州蘭溪人,字文可。七歲力學如成人,年十三爲鄉正。劉貞爲浙東憲府掾,闢爲從事,後薦署興化路儒學錄,以母老辭不就。博學,尤善爲詩,詞句清麗,有唐人風。有《藥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