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韻答楊生

少年才力擅羣雄,手掣長鯨碧海中。 一鶚獨飛天外碧,五雲多在日邊紅。 肩摩盧駱文章妙,筆落鐘王翰墨工。 千里相逢如舊識,明朝疋馬又江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chè):牽引,拉。
  • (è):一種猛禽,即魚鷹。
  • 五雲:五彩祥雲,常用來比喻皇帝的祥瑞。
  • 盧駱:指盧照鄰和駱賓王,唐代初期的著名詩人,與王勃、楊炯並稱爲「初唐四傑」。
  • 鐘王:指鍾繇和王羲之,兩位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
  • 翰墨:指書法或繪畫。
  • 疋馬 (pǐ mǎ):一匹馬。

翻譯

少年時你的才力就能在衆人中脫穎而出,如同手拉長鯨在碧海中游弋。一隻鶚鳥獨自飛翔在碧藍的天際,五彩的祥雲多在日邊映出紅光。你的文章如同盧照鄰和駱賓王一般妙絕,書法則堪比鍾繇和王羲之的工巧。千里相逢,我們如同舊識,明朝你又將騎馬前往江東。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楊生的才華與成就,通過比喻和典故展現了其非凡的文學和書法造詣。詩中「手掣長鯨碧海中」形象地描繪了楊生少年時期的英勇與出衆,而「一鶚獨飛天外碧」則象徵其超羣的才華和高遠的志向。後兩句通過對盧駱和鐘王的提及,進一步肯定了楊生在文學和書法上的卓越成就。結尾的「千里相逢如舊識」表達了詩人對楊生的深厚情誼,而「明朝疋馬又江東」則預示了楊生未來的旅程,充滿了期待和祝福。

吳景奎

元婺州蘭溪人,字文可。七歲力學如成人,年十三爲鄉正。劉貞爲浙東憲府掾,闢爲從事,後薦署興化路儒學錄,以母老辭不就。博學,尤善爲詩,詞句清麗,有唐人風。有《藥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