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孫太古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像圖

· 吳萊
大圜杳何極,鰲柱屹不傾。 日月光最耀,衆星莽縱橫。 周天二十八,錯粲各有名。 荒哉審厥象,晃朗奪目睛。 東垣青龍崛,西圉白虎獰。 翾飛鳥隼狀,偃伏龜蛇精。 紫宮自然拱,銀漢無復聲。 五行所經緯,甘石知性情。 上界足官府,神人居穆清。 韡曄逞幻怪,顤顤振鏗轟。 跳踉鬼腳捷,舑舕獸面赬。 裳衣互裸襲,角鬣紛披鬇。 豈其太白變,嬉戲類孲嬰。 或者熒惑動,威怒流欃槍。 照臨多芒角,躔次在縮贏。 揣摩過人料,綵繪匪世程。 伊誰駕一氣,得以導九坑。 想像陵倒景,觀遊撫層城。 虛空何宮宇,蒼莽孰節旌。 毋寧秉筆際,溘此埃風徵。 凡夫本狹見,四顧惟寰瀛。 夜叉冰澨呀,羅剎炎徼瞠。 鮫女買綃出,狗夫銜箸爭。 祇疑列宿質,卻混殊方氓。 山神對我博,刻石華山陘。 海神靳我畫,浪卷滄海鯨。 天神詎可識,萬古欺聾盲。 星佔世有職,畫史吾奚評。
拼音

所属合集

#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圜 (dà yuán):古代指天。
  • (yǎo):深遠,不見蹤影。
  • 鰲柱 (áo zhù):神話中支撐天的柱子。
  • 錯粲 (cuò càn):錯雜而燦爛。
  • 晃朗 (huǎng lǎng):明亮,清晰。
  • 東垣 (dōng yuán):東方的邊界。
  • 西圉 (xī yǔ):西方的邊界。
  • 翾飛 (xuān fēi):輕快地飛翔。
  • 偃伏 (yǎn fú):躺下,伏臥。
  • 紫宮 (zǐ gōng):指天宮。
  • 銀漢 (yín hàn):銀河。
  • 甘石 (gān shí):古代天文儀器。
  • 韡曄 (wěi yè):光明燦爛。
  • 顤顤 (yáo yáo):高聳的樣子。
  • 舑舕 (tān tàn):形容舌頭伸出。
  • (chēng):紅色。
  • (liè):獸類頸上的長毛。
  • 躔次 (chán cì):星宿運行的軌跡。
  • 揣摩 (chuǎi mó):推測,思考。
  • 綵繪 (cǎi huì):彩色繪畫。
  • 伊誰 (yī shuí):誰。
  • 陵倒景 (líng dǎo jǐng):指從高處俯瞰景色。
  • 層城 (céng chéng):重疊的城牆。
  • (kè):突然。
  • 寰瀛 (huán yíng):世界,天下。
  • 冰澨 (bīng shì):冰冷的水。
  • 炎徼 (yán jiǎo):炎熱的邊疆。
  • 鮫女 (jiāo nǚ):神話中的美人魚。
  • 狗夫 (gǒu fū):指狗。
  • 列宿 (liè sù):星宿。
  • (hùn):混雜。
  • 殊方 (shū fāng):異域,他鄉。
  • 山神 (shān shén):山中的神靈。
  • 海神 (hǎi shén):海中的神靈。
  • 詎可 (jù kě):豈能。
  • 星佔 (xīng zhān):占星術。
  • 畫史 (huà shǐ):繪畫的歷史。

翻譯

天空深遠無邊,支撐天的鰲柱屹立不倒。日月的光芒最爲耀眼,衆星在空中縱橫交錯。周天有二十八星宿,各自燦爛且有名。這些星宿的形象荒誕,明亮奪目。東方的邊界有青龍崛起,西方的邊界有白虎兇猛。鳥類和隼類飛翔,龜蛇精伏臥。天宮自然拱衛,銀河無聲。五行所經緯,甘石知性情。上界是神仙的官府,神人居於穆清之中。光明燦爛,幻怪逞能,高聳振響。鬼腳跳躍敏捷,獸面紅色伸出舌頭。衣裳互相裸露,角鬣紛披。難道是太白星變幻,嬉戲如嬰兒。或者是熒惑星動,威怒流星。星光照臨,多有芒角,星宿運行的軌跡在縮贏。揣摩過人料,彩色繪畫非世程。誰駕一氣,得以導九坑。想象從高處俯瞰景色,遊覽重疊的城牆。虛空中的宮宇,蒼莽中的節旌。難道是秉筆際,突然有風徵。凡夫本狹見,四顧只有天下。夜叉在冰冷的水中張口,羅剎在炎熱的邊疆瞪眼。鮫女買綃出,狗夫銜箸爭。只疑列宿質,卻混殊方氓。山神對我博,刻石華山陘。海神靳我畫,浪卷滄海鯨。天神豈能識,萬古欺聾盲。星佔世有職,畫史我何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周天二十八宿星君的神祕形象,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星宿的燦爛與神祕。詩中運用了大量的神話元素和天文知識,如鰲柱、青龍、白虎等,構建了一個宏大的宇宙圖景。同時,詩人通過對星宿形象的誇張描繪,表達了對天文現象的敬畏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慾望。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充滿了濃厚的神祕色彩和哲理思考。

吳萊

元婺州浦江人,初名來,字立夫,號深嫋山道人。吳直方子。從學於方鳳,博極羣書。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舉進士,不第。退居深嫋山中,窮諸書奧旨,著《尚書標說》、《春秋世變圖》、《春秋傳授譜》、《古職方錄》、《孟子弟子列傳》、《楚漢正聲》、《樂府類編》等書。後以御史薦,授長薌書院山長,未上卒。私諡淵穎先生。有《淵穎集》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