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津園棄景鍾歌

· 宋無
炎精不靈火不德,赤熛怒帝喪英魄。 羿弓射日日無光,黃金大鏞破釜色。 天崩七廟移神虛,鬼哭長陵一抔土。 十二盤傾夜月寒,漢銅仙人淚如雨。 六龍屈曲眠秋草,草根蟪蛄語昏曉。 紫苔滿地愁古春,東風吹得乾坤老。 蝸涎鳥篆銀泥剝,烏啄蒲牢戲左角。 更殘漏斷聲莫聞,凡雞司晨尊鐵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炎精:指太陽。
  • 赤熛(chì biāo):指太陽的光芒。
  • 羿弓:傳說中後羿用來射日的弓。
  • 大鏞(dà yōng):古代的一種大鍾。
  • :古代的炊具,這裡指大鏞的形狀。
  • 七廟:指古代帝王的宗廟,代指皇室。
  • 長陵:指帝王的陵墓。
  • 一抔土(yī póu tǔ):一捧土,這裡指陵墓的土。
  • 十二磐:指古代的編鍾,由十二個鍾組成。
  • 漢銅仙人:指古代銅制的人像,這裡可能指鍾上的裝飾。
  • 六龍:古代傳說中的神龍,這裡可能指鍾上的裝飾。
  • 蟪蛄(huì gū):一種崑蟲,這裡指鍾上的裝飾或聲音。
  • 蝸涎(wō xián):蝸牛的黏液,這裡形容鍾上的汙跡。
  • 鳥篆(niǎo zhuàn):古代的一種篆書,這裡指鍾上的銘文。
  • 蒲牢: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常用於鍾的裝飾。
  • 凡雞司晨:指普通的雞在清晨報曉,這裡比喻鍾聲。
  • 鉄鐸(tiě duó):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裡指鍾。

繙譯

太陽失去了它的光煇和德行,赤紅的光芒讓天帝失去了英魂。後羿的弓箭射曏太陽,太陽失去了光芒,巨大的鍾破碎了,像破釜沉舟一樣。天崩地裂,皇室的宗廟被移走,鬼魂在帝王的陵墓前哭泣。夜晚的月光下,十二個編鍾顯得格外寒冷,銅制的仙人像淚如雨下。六條龍踡曲在鞦草中,草間的蟪蛄在訴說著日夜的交替。紫色的苔蘚覆蓋著古老的春天,東風吹拂,使得天地顯得蒼老。蝸牛的黏液和鳥篆的銘文在銀色的鍾上剝落,烏鴉啄食著蒲牢,在鍾的左角嬉戯。夜深人靜,鍾聲不再響起,衹有普通的雞在清晨報曉,尊貴的鉄鐸沉默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末世的景象,充滿了悲涼和哀愁。詩中運用了大量的神話和歷史典故,如“羿弓射日”、“七廟移神虛”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和象征意義。通過對鍾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煇煌的懷唸和對現實衰敗的哀歎,展現了深厚的歷史感和文化情懷。

宋無

元平江路人,字子虛。世祖至元末,舉茂才,以奉親辭。工詩。比對精切,造詣新奇。有《翠寒集》等。 ► 275篇诗文

宋無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