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誣得罪賦此以見志

· 朱同
自知廉潔可匡君,豈料顛連更殞身。 七載儀刑多製作,百年經史豈無聞。 人情洶洶何時定,世事茫茫總莫伸。 九死一生何足報,盡將心事付蒼旻。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kuāng):輔助,幫助。
  • 顛連:困頓,艱難。
  • 殞身:死亡。
  • 儀刑:法度,規範。
  • 製作:指著作或創作。
  • 洶洶:形容聲音喧鬧或氣勢洶洶。
  • 茫茫:模糊不清,廣闊無邊。
  • :伸張,實現。
  • 蒼旻(mín):蒼天。

翻譯

我自知廉潔可以輔助君王,哪料到會遭遇艱難而喪命。 七年來我恪守法度,多有著作,百年來的經史難道就沒有聽說嗎? 人情世故喧鬧不安,何時才能平定?世事廣闊無邊,總是無法實現。 九死一生又何足報答,只能將我的心事寄託於蒼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身遭遇的無奈和對理想的堅持。詩中,「自知廉潔可匡君」展現了作者的自信與清廉,而「豈料顛連更殞身」則突顯了命運的無常和個人的無力。後兩句通過對人情世故和世事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對現實的失望和對理想的執着。最後,「九死一生何足報,盡將心事付蒼旻」則體現了作者將心事寄託於蒼天的超脫與豁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堅韌與不屈。

朱同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大同,號朱陳村民,又號紫陽山樵。朱升子。洪武中舉明經,官至禮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圖繪,時稱三絕。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