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薝蔔林:即梔子花林。薝蔔(zhān bǔ),梔子花的梵語音譯。
- 忍辱仙:彿教中指能忍辱的菩薩。
- 散花天:彿教中指散花的天女。
- 曉山寒勁雲迷色:形容清晨山中的景色,雲霧繚繞,寒氣逼人。
- 夜帳光生月鬭妍:夜晚帳篷中透出的光與月光相映成趣。
- 北海無書羝不乳:比喻処境艱難,無法得到滋養。北海,指北方邊遠之地;羝(dī),公羊;乳,産子。
- 朝陽有路馬難前:比喻雖然有前進的道路,但睏難重重。
- 擁絮高吟:裹著棉絮吟詠,形容孤獨淒涼的境況。
繙譯
在梔子花林中,忍辱的仙人,在春天裡嬉戯,化作散花的天女。清晨的山中,寒氣逼人,雲霧繚繞,夜幕下帳篷中的光與月光相映生煇。北方邊遠之地無法傳遞書信,公羊無法産子,雖然有通往朝陽的道路,但馬兒難以前行。可以感受到造物主對賢達之人的憎恨,裹著棉絮高聲吟詠,更感自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清晨與夜晚的景色,通過寓言和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在睏境中的孤獨與無奈。詩中“薝蔔林中忍辱仙”與“春來戯作散花天”形成對比,展現了仙人的超脫與春天的生機。後句通過“北海無書羝不乳”與“朝陽有路馬難前”的比喻,深刻反映了作者麪臨的艱難処境。結尾的“擁絮高吟更自憐”則抒發了作者內心的自憐與哀愁。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元代詩人方一夔的文學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