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馬瞿睿夫: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張伯雨:人名,元代畫家張雨,字伯雨。
- 外史:古代官名,這裏指張伯雨。
- 黃子久:人名,元代畫家黃公望,字子久。
- 仙山樓觀圖:畫作名,黃公望的作品。
- 成廷圭:人名,元代詩人。
- 陵谷:指山陵和谷地,比喻世事變遷。
- 瓊臺:傳說中的仙境,這裏指畫中的仙山。
- 閻浮:佛教用語,指人世間。
- 句曲山:山名,在今江蘇省句容市,道教名山。
- 第八天:佛教用語,指極樂世界。
- 狂外史:指張伯雨,因其爲外史且性格狂放。
- 大癡仙:指黃公望,因其號大癡。
- 俯仰:比喻時間短暫。
- 惘然:形容心情失落、茫然。
翻譯
東南的陵谷經歷了多少變遷,那瓊臺仙境依舊在白雲之邊。 在這人世間,今天是什麼日子?句曲山前,彷彿是極樂世界的第八天。 張伯雨外史曾久要說法,揮毫作畫時曾識得黃公望這位大癡仙。 人間歲月匆匆,不過俯仰之間已過三千歲,撫摸着這幅畫卷,題詩之際,心中一片茫然。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黃公望畫作《仙山樓觀圖》的題詠,表達了詩人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仙境的嚮往。詩中「陵谷東南幾變遷」一句,既描繪了自然景觀的變化,也隱喻了人事的滄桑。而「瓊臺仍在白雲邊」則展現了仙境的恆久與超脫。後聯通過對比人間與仙境的時間感,以及對張伯雨和黃公望的讚譽,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藝術與永恆的追求,以及對現實世界的無奈與惘然。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元代文人對藝術與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