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漁莊救燕
燕巢屹高壘,蛇行危折罄。
不虞猝見侵,怪事發軒屏。
黃口養漸大,紫翮翻相映。
雌雄力難護,吞噬氣方盛。
豈不避戊己,天意特未定。
主人勇赴救,爲惠固當竟。
蜿蜒墮尺箠,折首甘所迎。
古人致陰類,嗜好用其性。
此族遭炮燔,往往多夭橫。
人固異於物,縱暴胡忍聽。
試看自古來,善者終必勝。
羿殞莽亦屠,曾莫保軀命。
報應各以類,豈不信可證。
驅而放之菹,是乃三代政。
姑用柳子言,鋤吾草萊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屹 (yì):高聳。
- 危折罄 (wēi zhé qìng):危險至極。
- 不虞 (bù yú):未預料到。
- 軒屏 (xuān píng):屏風。
- 紫翮 (zǐ hé):紫色的翅膀。
- 戊己 (wù jǐ):古代天干中的第五和第六位,這裏指不吉利的日子。
- 蜿蜒 (wān yán):彎曲爬行。
- 尺箠 (chǐ chuí):短棍。
- 炮燔 (páo fán):燒烤。
- 夭橫 (yāo hèng):早逝。
- 羿殞 (yì yǔn):指古代英雄后羿的死亡。
- 莽亦屠 (mǎng yì tú):指王莽的滅亡。
- 菹 (zū):醃菜,這裏指放逐。
- 柳子 (liǔ zǐ):指柳宗元。
翻譯
燕子的巢穴高高聳立,蛇彎曲爬行,危險至極。未預料到突然被侵犯,奇怪的事情發生在屏風旁。黃色的嘴巴漸漸長大,紫色的翅膀相互映襯。雌雄燕子盡力保護,但吞噬的氣勢正盛。難道不避開不吉利的日子,天意卻未定。主人勇敢地前去救助,給予恩惠應當徹底。蛇彎曲地掉下短棍,甘願迎接折首的命運。古人對待陰暗的事物,根據其本性採取行動。這些生物遭受燒烤,往往早逝。人畢竟不同於物,縱使暴行又怎能忍受聽聞。試看自古以來,善良者最終必勝。后羿死亡,王莽也被屠殺,甚至不能保全性命。報應各有其類,這難道不是可信的證明嗎?驅趕並放逐,這是三代的政策。姑且採用柳宗元的言論,剷除我草徑上的雜草。
賞析
這首詩通過燕子與蛇的對比,展現了自然界中的生存鬥爭和人類的干預。詩人通過描述燕子巢穴的危急情況,表達了對弱小生命的同情和對自然法則的思考。詩中,「主人勇赴救」體現了人類對自然界的干預,而「試看自古來,善者終必勝」則表達了對善良和正義的信念。最後,詩人引用柳宗元的觀點,暗示了人類應當採取適當的措施來維護生態平衡,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歷史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牟巘
巘字獻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學士子才之子,擢進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應龍,鹹淳進士,元初起教授陵陽州,以上元簿致仕。當宋亡時,獻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門父子,自爲師友,討論經學,以義理相切磨。應龍遂以文章大家見推於東南。是時宋之遺民故老,伊憂抑鬱,每託之詩篇以自明其志。若謝皋羽、林德陽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帥初輩,猶不免出爲儒師,以升斗自給。獻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緇。元貞、大德之間,年在耄耋,巋然備一時文獻,爲後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陽集》若干卷,次子帥府都事應復所編,國史編修程端學爲之序。謂其出處有元亮大節,正不當徒以詩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
牟巘的其他作品
- 《 答術者 》 —— [ 元 ] 牟巘
- 《 己巳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源渠渡龍君嶅山五神於州宅以禱始至雨洗塵自是間微雨輒隨止旱氣轉 》 —— [ 元 ] 牟巘
- 《 水調歌頭 · 壽洪雲巖 》 —— [ 元 ] 牟巘
- 《 東坡九日尊俎蕭然有懷宜興高安諸子侄和淵明貧士七首餘今歲重九有酒無餚而長兒在宜興諸兒蘇杭溧陽因輒繼和 》 —— [ 元 ] 牟巘
- 《 白賁 》 —— [ 元 ] 牟巘
- 《 己巳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源渠渡龍君嶅山五神於州宅以禱始至雨洗塵自是間微雨輒隨止旱氣轉 》 —— [ 元 ] 牟巘
- 《 仲實踐約來訪又得韶甫方君同行數日語蟬聯甚慰五詩寄意甚高次韻爲一笑 》 —— [ 元 ] 牟巘
- 《 仲實示中秋詩甚恨不同此樂用韻一笑病中殊無思也 》 —— [ 元 ] 牟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