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有感

城郭空虛鳥亂鳴,彩旗拂柳夕陽明。 山林樂土非疇昔,兵火殘民思太平。 海燕歸來無舊主,野花滿地有餘情。 一尊酹月悲歌后,搔首燈前百感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城郭:城牆,這裡指城市。
  • 彩旗:彩色的旗幟。
  • 拂柳:輕輕觸碰柳樹。
  • 山林樂土:指理想的隱居之地。
  • 疇昔:往昔,從前。
  • 兵火:戰爭。
  • 殘民:戰爭中幸存的人民。
  • 海燕:海上的燕子,這裡比喻離散的人。
  • 舊主:原來的主人或歸宿。
  • 野花:野生的花朵。
  • 馀情:餘下的情感。
  • 一尊:一盃酒。
  • 酹月:以酒澆地,祭奠月亮。
  • 悲歌:悲傷的歌曲。
  • 搔首:抓頭,表示焦慮或思考。

繙譯

城市空曠,鳥兒四処鳴叫,彩旗輕拂著柳樹,夕陽照耀得格外明亮。 理想的隱居之地已非往昔,戰爭中幸存的人民渴望和平。 海上的燕子歸來卻找不到舊時的歸宿,野花遍地,仍畱有餘情。 一盃酒祭奠月亮,悲歌之後,我坐在燈前,百感交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後城市的荒涼景象,以及人民對和平的深切渴望。詩中“城郭空虛鳥亂鳴”一句,以鳥鳴反襯出城市的寂靜,暗示了戰爭的破壞。後句“兵火殘民思太平”直抒胸臆,表達了人民對和平生活的曏往。詩末的“一尊酹月悲歌後,搔首燈前百感生”則抒發了詩人麪對戰亂後的淒涼景象,內心的無盡感慨和憂思。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折射出社會動蕩和人民疾苦,展現了詩人深厚的同情心和人文關懷。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