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己巳: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齋宿:指在特定日子裏進行齋戒和靜宿,以示虔誠。
- 城隍:古代城市中供奉的保護神。
- 清源渠渡龍君:可能指某個地方的水神或龍王。
- 嶅山: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五神:指五方之神,或指特定的五位神祇。
- 州宅:州府的官邸。
- 禱:祈禱,祈求。
- 亭午:正午時分。
- 郡僚吏:郡中的官員和吏員。
- 申禱:再次祈禱。
- 摯旄:古代用以指揮軍隊的旗幟,此處可能指雨勢之大如同指揮軍隊般有力。
翻譯
在己巳年秋七月的某日,久未降雨,人心焦急。於是,在戊午這天,我們進行了齋戒和靜宿,將城隍、清源渠渡龍君、嶅山以及五神請至州府官邸,祈求降雨。雨終於開始洗滌塵埃,但之後每次小雨總是隨即停止,旱情愈發嚴重,莊稼即將枯萎。我們憂慮恐懼,不知如何是好。直到癸亥日正午,我們率領郡中的官員和吏員再次在庭院中祈禱,不久之後,大雨如摯旄般傾盆而下。
神明的庇佑總是深遠且及於萬物,其中的感應奇妙而勤奮。要知道,應答之處也是感應的開始,始終應當保持一顆虔誠的心。
賞析
這首作品記錄了一次久旱祈雨的過程,表達了人們對神明的虔誠祈求和對自然恩澤的深切渴望。詩中通過描述齋戒、祈禱、降雨等場景,展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神明之間的互動關係。最後兩句強調了感應與虔誠心的重要性,體現了詩人對神明庇佑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牟巘
巘字獻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學士子才之子,擢進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應龍,鹹淳進士,元初起教授陵陽州,以上元簿致仕。當宋亡時,獻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門父子,自爲師友,討論經學,以義理相切磨。應龍遂以文章大家見推於東南。是時宋之遺民故老,伊憂抑鬱,每託之詩篇以自明其志。若謝皋羽、林德陽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帥初輩,猶不免出爲儒師,以升斗自給。獻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緇。元貞、大德之間,年在耄耋,巋然備一時文獻,爲後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陽集》若干卷,次子帥府都事應復所編,國史編修程端學爲之序。謂其出處有元亮大節,正不當徒以詩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
牟巘的其他作品
- 《 和趙子俊閒居十首其十 》 —— [ 元 ] 牟巘
- 《 贈羅竹山術者 其三 》 —— [ 元 ] 牟巘
- 《 南嶽魏監廟曩自請奉祠恬於聲利十餘年來益閉戶讀易人罕識之餘託姻且契比來吳惠教五絕篤敘故舊情誼藹然用韻復 》 —— [ 元 ] 牟巘
- 《 和趙景程提舉見招 》 —— [ 元 ] 牟巘
- 《 趙君寶宣慰別三十五年矣末由再晤近張倩仲實轉似西湖詩圖乃知吟嘯湖山之樂輒爲五詩奉答 》 —— [ 元 ] 牟巘
- 《 適安齋 》 —— [ 元 ] 牟巘
- 《 送戚性傳 》 —— [ 元 ] 牟巘
- 《 東坡九日尊俎蕭然有懷宜興高安諸子侄和淵明貧士七首餘今歲重九有酒無餚而長兒在宜興諸兒蘇杭溧陽因輒繼和 》 —— [ 元 ] 牟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