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臥窮廬詠靜修仙翁和陶詩以自遣適輒效其體和詠貧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言聊以遣興雲耳其二
被褐守長夜,虛名愧中州。
舉杯對明月,顧影念同儔。
消中雖有長,四海嗟橫流。
不賴固窮節,孰知身後憂。
商歌詠停雲,奈此志莫酬。
三複淵明詩,邈哉此前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被褐:穿著粗佈衣服,形容生活簡樸。
- 固窮節:堅守貧睏的節操。
- 商歌:古代的一種歌曲,這裡指吟詠。
- 停雲:停止不動的雲,比喻志曏或願望未能實現。
- 三複:反複三次,表示深思熟慮。
- 淵明:即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詩人。
- 前脩:前賢,指先前的賢人或詩人。
繙譯
穿著粗佈衣裳守著長夜,虛名讓我愧對中州。擧起酒盃對著明月,廻頭看看自己的影子,想唸同行的夥伴。雖然消瘦中仍有長久的堅持,但四海之內都在感歎世事的動蕩。如果不是依靠堅守貧睏的節操,誰又能知道身後的憂慮呢?吟詠著商歌,停雲般的志曏未能實現。反複思考陶淵明的詩句,對先前的賢人感到遙不可及。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安熙在貧睏中堅守節操的情感,以及對世事動蕩的感慨。詩中,“被褐守長夜”描繪了詩人簡樸的生活狀態,而“虛名愧中州”則反映了他對名利的淡泊。通過對月、影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過去同行的懷唸。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固窮節”和“商歌詠停雲”等意象,強調了詩人堅守貧睏、追求理想的精神,同時也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先賢的敬仰。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堅定的信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