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臥窮廬詠靜修仙翁和陶詩以自遣適輒效其體和詠貧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言聊以遣興雲耳其二
我慚未聞道,雅志慕羲軒。
力學非董生,三年不窺園。
團茅借幽棲,土銼寒無煙。
詩書化鄉鄰,寧免朱墨研。
紫陽繼絕學,汗簡多微言。
雖愚莫自棄,感慨追前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羲軒(xī xuān):指伏羲和軒轅,古代傳說中的帝王,常被尊爲文化或道德的典範。
- 董生:指董仲舒,西漢著名儒家學者,以三年不窺園著稱,專心學問。
- 團茅:用茅草團成的簡陋住所。
- 土銼(tǔ cuò):土製的鍋。
- 紫陽:指朱熹,南宋著名理學家,因其號紫陽,故稱。
- 汗簡:指古代的竹簡,因書寫時需出汗以潤筆,故稱。
翻譯
我雖然慚愧未能深通道學,但內心卻嚮往着伏羲和軒轅那樣的道德典範。我努力學習,卻不如董仲舒那樣三年不窺園的專注。我借用簡陋的茅草屋作爲幽靜的棲身之所,土製的鍋中卻因貧困而無煙火。我以詩書教化鄉鄰,卻難免要研習朱墨之學。朱熹繼承了絕學,其著作中充滿了深奧的言論。即使愚鈍也不應自暴自棄,我感慨地追隨着前賢的足跡。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安熙對古代聖賢的嚮往和對學問的追求。詩中,「我慚未聞道,雅志慕羲軒」展現了作者對高尚道德的渴望,而「力學非董生,三年不窺園」則反映了他對學問的執着與自省。通過「團茅借幽棲,土銼寒無煙」的描寫,詩人展現了自己的清貧生活,但「詩書化鄉鄰」表明他仍致力於文化傳播。最後,對朱熹的提及和對「汗簡多微言」的讚美,體現了作者對學問的尊重和對前賢的敬仰,同時也激勵自己不應因愚鈍而放棄追求。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表達了作者在貧困中堅持學問追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