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 燈夕到維揚

· 白樸
壯東南形勝,淮吐浪、海吞潮。記此日江都,錦帆巡幸,汴水迢遙。迷樓故應不見,瓊花、底事也香消。興廢幾更王霸,是非總付漁樵。 誰能十萬更纏腰。鶴馭盡飄飄。正繡陌珠簾,紅燈鬧影,三五良宵。春風竹西亭上,拌淋漓、一醉解金貂。二十四橋明月,玉人何處吹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維揚:即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
  • 淮吐浪、海吞潮:形容淮河波濤洶涌,海洋潮水浩蕩。
  • 江都:古地名,今江蘇省揚州市。
  • 錦帆巡幸:指帝王巡遊。
  • 汴水:古水名,流經河南等地。
  • 迷樓:古代揚州的一座著名樓閣。
  • 瓊花:指揚州的瓊花,傳說中的仙花。
  • 底事:何事。
  • 香消:指花的香氣消散。
  • 興廢幾更王霸:指歷史上王霸的興衰更替。
  • 漁樵:指漁夫和樵夫,常用來指代普通百姓。
  • 纏腰:指腰纏萬貫,形容富有。
  • 鶴馭:指仙鶴,比喻仙人或高潔之士。
  • 繡陌珠簾:形容街道繁華,珠簾華麗。
  • 三五良宵:指美好的夜晚。
  • 竹西亭:揚州的一處名勝。
  • 拌淋漓:盡情暢飲。
  • 金貂:指貴重的貂皮衣,這裏指代富貴。
  • 二十四橋:揚州的著名景點。
  • 玉人:指美人。

翻譯

站在東南形勝之地,看着淮河波濤洶涌,海洋潮水浩蕩。記得這一天,江都曾是帝王巡遊之地,汴水遠流。迷樓或許已不復存在,瓊花又爲何香氣消散?歷史的興衰更替,王霸的變遷,是非都留給了漁夫和樵夫去評說。

誰能擁有萬貫家財?仙鶴已飄然而去。正是繁華的街道,華麗的珠簾,紅燈閃爍,美好的夜晚。在春風中的竹西亭上,盡情暢飲,一醉方休,解下富貴之衣。二十四橋上,明月當空,美人在何處吹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揚州的繁華與歷史的滄桑,通過對淮河、海洋、江都、汴水等自然景觀的描繪,以及對迷樓、瓊花、竹西亭等歷史遺蹟的回憶,展現了揚州的過去與現在。詞中「興廢幾更王霸,是非總付漁樵」一句,深刻表達了歷史的無常和人生的感慨。結尾的「二十四橋明月,玉人何處吹簫」則增添了一絲浪漫與遐想,使整首詞意境深遠,情感豐富。

白樸

白樸

白樸,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說爲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白樸)。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等。 ► 163篇诗文